荆门:“323”攻坚行动心血管病防治取得突破性进展
日前,荆门市胸痛救治单元首例急性心肌梗死独立溶栓结合转运PCI治疗在东宝区牌楼镇卫生院成功实施,及时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此病例标志着荆门市“323健康问题”攻坚行动胸痛救治单元建设步入“快车道”,是区域协同救治模式的成功体现。
据了解,3月21日晚20:50,牌楼镇卫生院急诊科接诊一名胸闷、气喘病人,病人主诉症状已出现将近两小时。接诊医师立即为患者行心电图检查(20:57),同时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急查肌钙蛋白等治疗,心电图同步远程传输至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胸痛中心,一键启动远程会诊。“急性广泛前壁心梗,排除禁忌、就地溶栓!”上级医院值班医师立即作出诊断,提出处理建议。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黄金120分钟,一刻不容耽搁,牌楼镇卫生院值班医师立即给予心梗“急救一包药”,迅速启动急性心梗溶栓流程,开启心梗急救绿色通道。于21:11推注第三代静脉溶栓药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18mg,D2N时间21分钟,心电、生命体征实时监护,除颤仪床旁备用。用药后患者胸闷、气喘症状逐渐缓解,值班医师随即启动转运流程,行转运PCI,21:58分直接进入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急救绿色通道,溶栓成功,36小时后转入普通病房。
在整个救治过程中,胸痛中心——胸痛救治单元两级联动,无缝衔接,远程指导,高效协同救治,溶栓与PCI相结合,既实现早期再灌注,缩短总缺血时间,又保证了后续开通效果,最大程度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救治时间,挽救了心肌、拯救了生命。
据悉,荆门市“323”攻坚行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21年4月成立以来,构建了以标准/基层版胸痛中心为核心、以胸痛救治单元为网点的胸痛救治网络体系;组建了涵盖全市7个县(市、区)和4家市直医疗机构的联络员体系;广泛开展科普筛查,多方提升防治能力。在东宝区已成功指导3例心肌梗塞患者的溶栓和转运,将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关口有效前移,提高了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救治及时率和成功率。
作者:林娟
责任编辑:吴连希
稿件来源:荆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附件:

鄂公网安备42011102000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