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援疆医生联盟拓展“组团式”援疆新路径
为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援疆综合效益,近年来,湖北和新疆博州共同探索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新模式,创新组建“湖北援疆医生联盟”,通过整合医疗人才、搭建资源平台、发挥技术优势,着力解决博州人才短缺、看病难、技术瓶颈问题。
整合使用援疆医疗人才,着力解决人才短缺问题。摸清博州、第五师发展实际需求,从湖北选派优势突出、专业配套、结构互补的医疗团队进疆工作,全部纳入湖北援疆医生联盟,其中高级以上职称的占82.4%。在联盟内设立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以及功能辅助6个专科协作组,开展多学科协作联合攻关,形成联动响应、资源共享、补短强弱、错位发展的执业形式,构筑援疆医生之间、专业学科之间、兵地机构之间、湖北博州两地之间的合作平台。
搭建医疗资源共享平台,着力解决技术瓶颈问题。坚持将历批次湖北援疆知名专家纳入联盟,协调疆内外医疗机构和顶尖专家,在医院管理、技术协作、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帮扶和专业技术支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短期服务、远程医疗、项目合作、协作攻关、技术推广,搭建援疆医疗人才资源共享平台。建立纵向覆盖的远程医疗协作网和急性病多学科诊疗模式,依托湖北—博州—县(市)—乡(镇)—村(社区)五级远程会诊平台,实时开展会诊、培训、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互通共享、下沉基层。
发挥援疆医疗人才作用,着力解决“看病难”问题。坚持任实职、分实工、担实责,把援疆医疗人才安排到最能发挥作用的岗位上,全州10个医疗机构均有联盟成员担任副院长。聚焦博州常见病、多发病,发挥联盟成员专科技术优势,集中力量打造重点专科、特色专科,更好解决患者“看病难”“看专家难”的问题。今年以来,攻克疑难重症近20个,填补博州乃至北疆地区技术空白5项,打造位居全疆前列的专业科室8个,建设名医工作室12个,开展义诊活动20余场次,惠及各族群众5000余人次,切实把优质医疗资源送到边疆各族群众家门口。(博组轩)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