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啪啪”后发现对象有艾滋?!别慌!这样做“捞”回自己→
人生岔路口
你的抉择便是人生
而大学生小张的人生
因为一次“摇一摇”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果当初
没有踏出那一步
是不是一切都会不一样
……
小张通过手机软件“摇一摇”联络上一位女性,很快,两人就发生了无保护性行为,一段时间后,小张因身体不适被检测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而调查发现原来小王竟是一名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为此,小张追悔莫及!
防艾小课堂:
艾滋病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发病前外表与正常人无异,决不能从一个人外表是否健康来判断其是否感染艾滋病。
艾滋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于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引发的全身性疾病。HIV主要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破坏CD4+T淋巴细胞,导致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引起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1.性传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通过性交(阴道交、口交、肛交)的方式在男女之间或男男之间传播。
2.血液传播:共用针具静脉注射吸毒、不安全规范的输血、文身等。
3.母婴传播:宫内感染、分娩时和哺乳传播。
艾滋病病毒离开人体后,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共用马桶圈、电话、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浴池等公共设施,或者咳嗽、打喷嚏以及蚊虫叮咬都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如果,当初小张在发生危险性行为时,选择规范使用了安全套,他可能不会被感染。
防艾小课堂:
艾滋病目前不可治愈、无疫苗可预防。性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坚持每次正确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经性途径传播。但是,使用安全套不意味着可以放纵个人的性行为。
如何正确使用安全套?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使用前应特别留意安全套的出厂日期和有效期,确保安全套不过期;
要将安全套前端的小囊捏瘪,排出空气;
每一次性行为都要使用新的安全套,不重复使用。
全程都要使用安全套:即在阴茎接触阴道、肛门或口腔之前,就要戴上安全套;
射精后应立即抽出,注意安全套有无破损。如有破损,应考虑去相关机构进行咨询检测。
如果,当初小张在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后,及时、规范使用暴露阻断药物,也可能会避免本次感染。
防艾小课堂
尚未感染HIV的人员在暴露于高感染风险后,如与HIV感染者或感染状况不明者发生体液交换行为,可服用特定的抗病毒阻断药物,降低 HIV感染风险,服药时间越早越好(最迟不超过72小时)。
过了几天,小张冷静下来后,意识到自己的冲动性行为可能会有感染的风险,于是做了抗体检测,结果显示阴性,小张以为自己“安全了“。但很快,他发现自己高兴得太早了。
对于艾滋病检测,需要提醒的是:只有过了窗口期后的检测结果才能真实反映是不是该次危险暴露行为导致“中标”的。一定要在“窗口期”过后再去做检测。
防艾小课堂:
现阶段,HIV诊断技术检测是:HIV抗体、抗原、和核酸的窗口期分别为感染后的3周、2周和1周左右。被检出的时间先后顺序为HIV和核酸、抗原、抗体。
注意:HIV感染有窗口期,即使已经感染,在窗口期内仍无法检测到病毒。
如果有需要,可以求助于最近的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CT门诊)。卫生部门指定的自愿咨询检测门诊所提供的咨询和检测服务都是免费的。
自愿咨询检测门诊通常设在当地疾控中心/医院/妇幼保健院,还有一些社会组织也能够提供免费的艾滋病快速检测及咨询服务。
而且,不用担心,个人接受自愿咨询检测的信息是完全保密的。
随着病情的进展,小张逐渐出现了发热、头痛、皮疹、腹泻等症状,去医院检测发现: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医生很快安排了“鸡尾酒治疗”,服药1年后,他自我感觉良好,便自己擅自停药,CD4值越来越低,开始出现呼吸急促、干咳和高烧,免疫功能持续下降,最后确诊卡氏肺孢子菌肺炎。
如果,当初小张做了正确的选择,坚持规律服药,规范进行抗病毒治疗,发病不会那么快……
防艾小课堂:
病毒感染早期为急性期,此时的症状以发热为主,同时伴有咽痛、盗汗、呕吐、腹泻、皮疹、关节酸痛以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无症状期:一般持续时间8-10年,时间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和类型、感染途径、机体免疫力以及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在无症状期,HIV在体内也会不断复制,破坏免疫系统。
艾滋病期:感染HIV的最终阶段,出现HIV相关症状、体征和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病毒复制即开始,全身多器官的损害就会发生,及早治疗能降低上述损害的发生机会;及早治疗的病人免疫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免疫功能保持正常水平,感染者预期寿命可以接近正常人。而且,服药抑制了病毒复制,能够帮助维持CD4细胞水平,保持较好的身体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艾滋病病毒传播。
一旦感染艾滋病并开始接受抗病毒治疗,就需要终身服用抗病毒药物。随意停药容易使身体产生耐药性,从而增加治疗的难度。
人生没有如果,也没有回头重新做选择的机会,我们需要认识艾滋病,掌握预防知识,远离艾滋病。
2023年12月1日是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主题是“凝聚社会力量,合力共抗艾滋”,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抗击艾滋病,维护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作者:马丽娜(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
审稿专家:蒋洪林(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