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这些疾病高发!重点保护身体这3个部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
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
第二十一个节气
也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
“雪”是寒冷的产物
大雪的名称象征此节气气候的特点:
寒流活跃、气温下降、降水增多
那么如何在此严冬时节
做好防寒养生呢
湖北省肿瘤医院医生在此提醒您
↓↓↓
一、防寒保暖要科学
1.重点防护头胸足
大雪时节,风邪、寒邪易入侵人体,头、胸、足首当其冲,最易受风寒。中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若不戴帽子,环境气温为4℃的情况下,总热量的60%会从头部散失。此外,天气寒冷,会使血管收缩,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特别是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来说,寒冷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病。
冬季风寒还易侵袭人体胸、腹部。胸部和腹部受寒之后,易折伤体内阳气,从而引发心脏病的发作。此外,寒冷还容易诱发胃肠病。
俗话说,“寒从足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皮下脂肪层较薄,保暖性较差,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使抗病力下降,导致上呼吸道感染。
因此,大雪节气要注意头、胸、足部的保暖,根据气候的变化适当增减衣物,戴顶帽子、配条围脖、穿双保暖鞋不失为防寒的最佳选择。
2.睡衣宜穿薄
很多人因天冷怕寒,睡觉时总爱多穿些衣服,其实这样做并不利于健康。因为人在睡眠时大脑、肌肉进入休息状态,心脏跳动次数减少,肌肉的反射运动和紧张减弱,中枢神经活动减慢,此时脱衣而眠,可很快消除疲劳,使身体的各器官都得到很好的休息。由于人体皮肤能分泌和散发出一些化学物质,若和衣而眠,会妨碍皮肤正常的“呼吸”和汗液的蒸发。因此,在冬天不宜穿厚睡衣入眠。
3.特殊人群需重视
面对寒冷,最需要防护的是儿童、老人。儿童年龄小,对寒冷刺激不敏感。因此,家长不仅要让他们穿得暖,更重要的是穿得合适,孩子的衣着要宽松,易于穿脱,方便随时增减。避免长时间把孩子的手、脚、足踝部和耳朵等暴露在外。其次,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病、关节炎或消化系统疾病的老年人,也应注意防寒保暖,尽量减少户外活动的时间,外出时要多穿一点的衣服保暖。身体不适时,应该主动及时地到医院检查。
二、饮食调养要适度
1.温补为主
大雪时节,应以温补为主。平时的菜肴中可以多加入一些葱、姜、蒜,每天喝一杯热牛奶,适当吃芝麻、花生等有助补肾的食物。水果类可以吃些橙子和橘子。可食用柔软甘润的食物,如牛奶、豆浆、鸡蛋、鱼肉、芝麻、蜂蜜、百合等,不适合进食辣椒、胡椒、大茴香、小茴香等燥热食物。
2.因人而异
大雪时节气候寒冷,人们在选择进行饮食进补的同时,应格外注意结合自身体质和自身情况加以调补,不可盲目。在给身体补充热量的同时,也要注意摄入不宜过度,以免引起肥胖或者其他疾病。
面红上火、口腔干燥干咳、口唇皲裂、皮肤干燥、毛发干枯等阴虚之人应以防燥护阴、滋肾润肺为主。
如果是经常面色苍白、四肢乏力、易疲劳怕冷等阳虚之人,应食用温热、熟软的食物,如豆类、大枣、山药、桂圆肉、南瓜、韭菜、芹菜、鸡肉等,忌食黏、干、硬、生冷的食物。
三、督灸防寒保健
督灸选取部位为督脉。督脉位于人体的后正中线上,从颈椎到尾骨的距离,有调节和鼓动人体一身阳气的重要功能。可以配合生姜、艾柱等温阳散寒、通经止痛的材料,发挥温煦机体、抵御外邪的功能。借助督脉总督阳气的作用,激发出人体自身的阳气,又将这种温热通过复杂有序的经络系统层层传递到全身,发挥平衡阴阳、温补督脉、温通气血的功效,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督灸时间较长,可以灸0.5-2小时。
临床应用:可以补充全身阳气,治疗较多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宫寒、闭经、月经不调、前列腺炎、阳痿、早泄以及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慢性便秘等,同时也可以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寒性疾病。
禁忌证:湿热过盛、阴虚阳亢及阴虚火旺的人不宜做督灸。
注意事项:
1.在治疗前后不宜食用辛辣、寒凉、油腻等食物;
2.忌冷饮、吹空调、吹电扇,避免受凉;
3.6小时内禁洗冷水澡,注意保暖;
4.治疗后,出现口干、疲劳乏力的情况,属于正常灸后反应。可多喝温水补充水分;
5.需医生辩证后由专业人员操作。
供稿:湖北省肿瘤医院
作者:湖北省肿瘤医院康复治疗门诊(治未病门诊)负责人 王绚璇
审稿专家:湖北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 陈焕朝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