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临床医务社工师开出“社会处方笺”
日前,60岁的涂婆婆因为肺癌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治疗。在涂婆婆办理住院登记时,该院肿瘤血液科临床医务社工师刘媛发现她右侧肢体偏瘫、行动不便、情绪低落,而且没有家人陪伴。于是,刘媛通过系统录入涂婆婆的信息并开出“社会处方笺”。根据该处方,临床医务社工师需对老人加强关怀,定期进行心理辅导,并积极联系老人的亲属前来探望,帮助老人建立康复的信心。
据悉,该院近日启动“1部5站21岗34区”医务社工试点项目,即护理部下设1个社工部、5个社工站、21个社工岗和34个临床社工服务病区。医务社工服务内容从单一的经济援助,拓展为心理疏导、生活照护、社会支持、康复跟踪4个方面。该项目通过整合病房探访记录、临床服务数据及社会处方模块,创新推出患者评估系统,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服务精准度。
从住院期间的人文关怀到术前术后的探访和帮扶,再到居家康复期间的跟踪和随访,如今,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这些工作都由专职临床医务社工师负责。据介绍,临床医务社工师由各科室的骨干护士担任,既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也要具备协调沟通能力。临床医务社工师可以针对不同患者开具个性化“社会处方笺”。
“医院已实现‘社会处方笺’的数字化全流程管理,提高了服务效率与可及性,并创造性地将中医适宜技术与社会工作方法相结合,为患者提供更加综合、个性化的服务。”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社工部负责人表示,“医院建立了‘评估—处方设计—干预与转介—反馈与跟进—调整与优化’的动态管理闭环,将碎片化援助升级为贯穿诊疗全程的系统化支持。”
该负责人表示,该院将以多部门联动机制为核心,联合高校、基金会等各方力量,构建区域社会处方协作网络,让更有温度的医疗服务触手可及。(特约记者熊慧琴 通讯员张慧慧 谢永香)
(来源:《健康报》2025年7月15日第三版)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