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公安县医疗机构远程视频监控项目初显成效
公安县顺应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大胆实践、先行先试,强化四项措施,创新智能监管模式,全面实施医疗机构远程视频监控项目,开启了卫生监督在线智能监管的新局面。
创新思路谋发展。公安县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人口大县,共有医疗机构478家,卫生监督执法范围广。尤其是社会医疗机构执业人员流动性大,难以实施有效监督;村卫生室人员不稳定,技术力量相对薄弱,执业不规范的问题较为突出。随着“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化,卫生综合监督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单纯依靠现场监督执法手段无法满足新时期监管工作的需要。为补齐短板,扫除盲区,切实管住管好医疗秩序,规范服务行为,县卫生健康局在着力打造“全民健康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同时,也加快了“全县医疗机构远程视频监控项目”的建设。
精心筹划强保障。为确保“医疗机构远程视频监控项目”顺利实施,县卫健局争取县政府大力支持,争取财政先期投入专项资金100万元,足额保障了项目的经费投入。同时强化县卫生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项目实施的主体责任,分工专员负责,组建专门团队论证,寻求法律法规支撑,申报审核备案,外出考察学习,完善技术方案,按程序招投标;并广泛走访医疗机构,征得他们的普遍认同,确保了项目第一期工程按计划如期实施。
强化宣传促认同。为确保医疗机构远程视频监控项目有序推进,采取分类指导、循序渐进的方法,先将社会办医纳入测试范畴。县卫生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协同技术专班,开展入户宣传,先易后难做好思想工作,做到认同一个,技术人员就上门安装一个。全县统一标准,个体诊所和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分支机构一般安装两个监控摄像头,一个装在诊断室,一个装在治疗室;对执业人员的资质、诊疗行为进行监督,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主要采取与医院现有监控系统进行对接来实施监督。
规范管理强实效。为不断增强医疗机构远程视频监控项目的实际效应,县卫生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向内使劲,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促进常态化的实效监管。建立公安县医疗机构在线监控管理制度,按规定每日安排两名监督员轮流值班,对设备运行情况和各医疗机构执业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建立监控设备运行台账,如实填写设备运行记录;建立医疗机构执业违规违法行为台账,详细记录案件类别、涉案机构和人员涉案时间等内容;实行及时报告制度,监督员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向分管负责人报告,分管负责人根据案件情况及时进行处置;当责令改正的即时改正,需要到现场调查取证的迅速指派人员到现场依法依规立案查处。
医疗机构远程视频智能监管平台(社会办医系统)运行以来,共发现不良执业行为37例,通知责令当事人即时改正37次;办理行政处罚案件7例,均按规定处罚到位。智能监管平台的有效运用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对社会医疗机构监管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目前,项目第二期已通过县政府立项审批,县财政预算再投入项目资金200万元,现已进入招投标程序,可望在2019年年底投入使用。到时,卫生监督在线智能监管将实现对全县所有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全覆盖。
作者:胡铁环
责任编辑:黄晶
稿件来源:公安县卫生健康局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