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万名医护人员投身抗疫一线
2月10日,十堰市新增死亡1例。这是该市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去世的第一名患者。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不断肆虐。死亡阴影下,一群群勇士,迎难而上。
此次战“疫”,十堰市共计调派万余名医护人员,其中医生3700多人、护士6000多人。他们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的中流砥柱。
在十堰市疾控中心实验室,病毒检测24小时不停。该中心副主任刘海波介绍,实验室是负压环境,非常闷热,再加上穿着防护服,工作人员都是一身汗。“实验过程中不能上厕所,所以检测员在实验前的大半天时间里不敢吃喝,一待就是数小时。”
直面病毒的,还有流调员。
“流调就像排雷,必须仔仔细细把每一个雷排掉。”58岁的王忠明是市疾控中心派驻张湾区现场应急处置组组长,流调是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一时间筛查出密切接触者,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隔离,为了这个目标,他与同事冒风险到病人家、集中隔离点、疫点,进行最彻底的排查。
将流调作为打赢重点区域歼灭战的重要抓手,十堰抽调精干力量,查深查透,累计开展流调病例近千例,密接排查3000余例,调查处理聚集性疫情41起。
国药东风总医院感染科医生王婉,自1月19日医院收治一名肺部感染的患者入院以来,就一直战斗在一线。
郧西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护士长韩世平的双手伤痕累累,皮肤开裂,布满血丝。“病人多,洗手消毒的次数也多,顾不上护理,就成这样子了。”她笑呵呵地说,所有一线医生护士的手都一样。
52岁的夏进东是上海交大医学院教授、松江区中心医院放射科主任。因为疫情,滞留郧西,他来到县人民医院,请求就地参加救治工作。他说:“我是一名医生,这里是战场,我就在这里战斗。”
十堰万余名医护人员逆行而上,他们把救治关口前移,加强对轻症病人医疗干预,强化隔离点救治功能,让许多患者在轻症阶段得以治愈;优先把疗效明显的药物、先进的仪器设备用于救治重症患者,发挥高水平医疗团队作用,强化危重症患者“一对一”救治,大大降低了病亡率。
作者:戴文辉
责任编辑:李薇
稿件来源:十堰市卫生健康委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