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四措并举健全卫生应急管理机制
今年疾控体系改革启动以来,枣阳市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从制定完善各类预案,健全预警机制,规范工作流程,开展应急演练等方面入手,推进系统重塑、能力提升,逐步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机制。
坚持高位推进,完善卫生应急方案
枣阳市委、市政府相继印发《关于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和《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定期督查、通报各单位工作进展。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建立了多部门资源共享、技术互补、联合防控的应急响应机制,编制《枣阳市新冠肺炎疫情控制应急预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方案》等应急预案19个,其中专项应急预案2个,部门应急预案17个。修订了《枣阳市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进一步健全该市公共卫生应急响应机制。
充实专业人员,储备高效应急队伍
加强医院公共卫生科建设,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26家乡镇卫生院分别按照标准设立了公共卫生科并配备了专业人员。全市共组建18支由疾控、公安、市场监管、乡镇分管领导参与的流调队;市疾控中心组建由12名队名组成的专业消杀和技术指导队伍;全市556个村(社区)均按照3-5人规模储备消杀队员和流调协查员,共储备队员1831名。成立由市疾控中心、应急管理局等13个部门,涵盖应急管理、公共卫生、医疗救治、流行病学、心理学、法学、生态环境、气象等领域18名专家组成的枣阳市公共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
完善监测网络,建立多点 预警机制
进一步明确各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工作职责和疾病预防控制职责,加强农村、社区等基层防控能力建设,筑牢三级预防网网底。26家基层卫生院实行法定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制度,与市疾控中心实现信息共享。7家二级医疗机构通过系统改造,实现传染病强制报卡功能,数据自动抓取,构建全生命周期的人群健康信息数据闭环。利用常态化预警监测系统,实施多点触发预警机制,触角涵盖全市286家药店、42家医疗机构、109家个体诊所、477家村卫生室和枣阳汽车站共计915家单位。落实“多病同防”机制,加强呼吸道感染病例的病原筛查,构建以市一医院为核心的监测网络。认真落实常态化防控各项工作措施,压实“四方责任”,抓好“人物地”同防,利用电子围栏和联防联控机制,对重点地区人员精准排查管控。
强化培训演练,提升应急 处置能力
组织全市各医疗卫生单位开展岗位练兵和疫情应急演练活动,目前共开展应急演练58次,其中市级疫情应急演练两次。组织46个医疗单位近5000人,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大培训、大练兵”活动。同时,对养老机构等重点场所技术骨干、乡镇流调队员、商超、冷冻、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工业企业、学校、药店、社区等重点单位和人群共计培训10830人次。落实防控知识进党校课堂,组织专家对市委党校2020年冬季领导干部学员进行防控知识培训。通过培训演练,进一步提升部门间协同作战能力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作 者:江建 胡涛
稿件来源:枣阳市卫生健康局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