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实、点、硬”强化社区卫生公益职能
宜昌市高度重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益性整改工作,迅速建立市委、市政府领导,市卫健委牵头、相关市直部门联动的工作模式,以高度政治责任感扎实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履行公益性职责,确保群众就近获得安全有效、经济便捷和同质化的服务,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确保9月底全面完成整改任务。
资金投入实打实。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加大资金投入。一是落实市级基本药物补助经费。宜昌市财政局、卫健委、医保局等部门经多次调研、多轮测算,于2021年4月印发文件落实基本药物制度补助预算资金690万元。二是加强基础建设投入。全市申请抗疫特别国债(基层卫生防控体系建设资金)超过4.5亿元,用于基层医疗机构和发热门诊(诊室)改扩建、配设备。三是新建社区卫生机构。高新区注销了我市唯一一家民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资1.068亿元新建高新区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工作推进点对点。坚持一杆子插到底,点对点落实整改。一是责任分解点对点。宜昌市政府印发文件明确了相关责任单位整改重点工作任务和完成时限,市卫健委和相关部门相继明确了单位内部职能科室责任分工。二是调研指导点对点。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市财政局领导多次深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现场调研指导,解决整改的重点、难点问题。三是督办通报点对点。市卫健委结合实际印发整改工作方案,按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定期对整改相关县(市、区)督办通报,落实销号式整改。
整改落实硬碰硬。坚持一盘棋齐推进,“疑难杂症”硬碰硬。一是建立联席工作机制。定期召集市直相关部门、整改相关县(市、区)召开联席会议,形成整改工作合力,共享数据信息,共同研究解决整改工作“硬骨头”。二是建立退出工作机制。医保与卫健部门在多次现场检查中发现,伍家岗区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未落实基本药物制度进销存要求,决定不予通过医保定点审理,启动“摘牌”转型机制。三是建立沟通维稳机制。在敢于较真碰硬的同时,注重循序渐进、充分沟通,做好社会维稳工作,做到沟通讲方法、配套有办法、矛盾不激化。
稿件来源:宜昌市卫生健康委基层科
责任编辑:郭珊娜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