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筑牢基层卫生服务网底
宜昌市始终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为中心工作,全面筑牢基层卫生服务网底。截至目前,全市1337个行政村建成村卫生室1366个,配备村医3089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村医占35.9%。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强化政策支撑。制定了加强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并从多个方面细化配套方案,出台一系列措施保障乡村医生待遇、改善执业环境,全面激发乡村医生队伍活力。建立了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工作议事协调机制,由市卫健委牵头,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同向发力,落实保障经费,及时定岗定编,并纳入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多渠道整合村卫生室建设经费2.6亿元,争取抗疫特别国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资金4.5亿元,基层医疗卫生硬件水平全面提升。
二是强化服务能力。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计划,建立了“定向招生、定向委培、定向就业、定向晋升”的培养模式,开辟了乡村医生培养新路径。截至目前,全市共投入4200万元,定向免费培养1400名本土大学生乡村医生,其中已招录1275名,已毕业上岗957人,全市35岁以下村医占比达到32.24%,村医大专以上学历占比达到35.9%,全市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村医达到25.42%。
三是强化规范管理。对村医实行“员额制”管理,严格准入,新进的乡村医生必须具备全日制医学大专及以上学历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同时全面落实村医养老保障制度。建立“县管乡用”“乡管村用”用人机制,将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医统一纳入当地乡镇卫生院的聘用编制进行管理,由乡镇卫生院派往村卫生室工作,县级财政按卫生院在编人员待遇予以财政保障。按照“镇村一家,同制同管”原则,将村卫生室作为乡镇卫生院的派驻机构和延伸服务场所,实行“八统一”紧密型一体化管理,即统一规划建设、统一法人管理、统一人员管理、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药械管理、统一待遇保障、统一绩效考核。同时,明确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人员必须到村卫生室指导、培训不少于半年。
责任编辑:郭珊娜
稿件来源:宜昌市卫生健康委
附件:

鄂公网安备42011102000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