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召开
宜昌:担当实干勇争先 接续奋斗谋新篇
2月28日,宜昌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召开,总结回顾了2021年工作,安排部署了2022年重点工作。
2021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化改革创新,狠抓工作落实,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新突破。省委省政府年度目标考核中,健康湖北建设排名第一,疫情防控工作排名第二;核酸检测能力验收考评中,排名全省第一;信用就医“先看病后付费”工作入选年度湖北省卫生健康十大实事;入选2020年度30个全国健康城市样板市,是中西部唯一入选城市、全省唯一健康城市示范市;成功打造“323”攻坚行动“宜昌枝江模式”,基层胸痛单元溶栓治疗开创全省先河;全市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2022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将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持续完善常态化疫情精准防控工作机制,不断深化医改,加快推动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区域公共卫生中心、区域健康大数据中心、国家级区域康养中心、区域医学人才中心建设,抓纲举目建设“健康宜昌”,聚焦服务“一老一小”,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宜昌“六城五中心”和强产兴城、能级跨越,打造中西部非省会龙头城市和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贡献全市卫生健康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突出科学精准,在疫情防控推动应急处置与能力提升“齐头并进”上下功夫。把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作为卫生健康系统的头等大事,继续提升核酸检测能力、流调排查能力、隔离转运能力、医疗救治能力,精准落实人物地同防措施,完善新冠疫苗加强免疫工作,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突出惠及民生,在深化医改推动服务能力和发展方式“并肩前进”上下功夫。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让广大群众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
突出示范引领,在建设“健康宜昌”推动宜昌模式与宜昌经验“比翼双飞”上下功夫。在今年内将长阳创建成国家卫生县城,在全省率先实现国家卫生城市(县城)全覆盖;全面推进“323”攻坚行动;分类推进基层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站建设,确保全市不少于15家认证达标;启动健康乡镇、健康企业创建,争取健康细胞覆盖率提高到85%。
突出督办落实,在服务“一老一小”推动体系建设与均衡发展“双管齐下”上下功夫。确保全市80%的综合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深化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等生育配套支持政策,争取每千常住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2.5个;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不断提升妇幼健康水平。
突出长远谋划,在“五大中心”推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全面提升”上下功夫。优化优势学科布局,建设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创建心血管、呼吸、妇产等10个专业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加快推进市公共卫生中心、鄂西南(宜昌)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市重大疫情救治基地、153个社区医务室等项目建设,高质高效建设区域公共卫生中心。建强卫生健康行业小脑,完善区域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建设。加快推动市、县、乡三级医养(康养)中心建设,深度融合建设国家级区域康养中心。加大卫生人才引育、培养力度,力争全年引进2000名卫生人才、15名以上全日制博士,推动区域医学人才中心建设跨越发展。
责任编辑:孙苗
稿件来源:宜昌市卫生健康委
附件:

鄂公网安备42011102000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