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创新服务模式 加强专科建设
荆州市石首市加强信息化建设,以县域内医学影像诊断中心为基础,实现区域内医疗机构影像设备及医疗资源整合,形成高效统一、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区域医疗协同服务网。通过基层卫生机构“一院一特色”专科建设及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医疗服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一、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医学影像中心项目建设
石首市采用“互联网+医疗”手段,通过远程医疗服务,解决基层影像人才不足的问题。一是加强县域内信息化建设,市政府出资660万元用于健康石首信息化平台建设(一期)项目,涵盖电子健康档案共享、双向转诊平台等诸多功能的“医共体”医疗协同平台建设和信息化便民服务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形式为全市居民提供精准化医疗健康服务,让百姓看病就医更便捷、更舒适、更有效。目前正在对医疗卫生机构医院管理系统进行接口改造,并同步开展支撑硬件调试工作。二是以石首市联影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省级试点建设项目为基础,建立远程医学影像、远程超声影像、远程会诊中心等远程医疗服务体系,通过推广“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服务新模式,实现患者的医学影像资料存储及传输的电子化,诊断数据共享、检查结果互认。
二、科学制定规划,加强基层卫生机构特色专科建设
为适应城乡居民就近就医需要,满足不同层次医疗服务需求,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机制,石首市根据各基层卫生机构实际,加强基层卫生机构特色科室建设,成效显著。一是特色专科专业技术人员水平不断提高。通过下派专家定期坐诊、培训,科室骨干定期进修的方式,不断提升科室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二是增加设施设备投入。2018年以来累计投入100余万元,在确定创建特色专科后,根据实际需求增加和更新熏蒸床、牵引床、激光治疗仪、C臂X光机等设备230余台(套)。三是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由市中医医院牵头,于2020年10月开始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对全市基层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并投入近50万元为所有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神灯、艾条、火罐等开展中医适宜技术的设备。四是特色专科业务量不断提升。通过特色专科创建,团山寺镇卫生院肛肠科手术由2017年12例,提升至2020年102例;大垸镇卫生院骨科特色在江北区域影响力持续提升;高基庙卫生院康复特色在湘鄂边界地区影响力逐步提升,部分湖南患者慕名前来就医。
责任编辑:冯学俊
稿件来源:荆州市卫健委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