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牢“免疫力”这件防护衣
眼下,人们对“如何增强免疫力”这一话题非常关注,随之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增强免疫突击法”,如以瓶为单位灌维C大法、喝高度酒杀毒法、啃大蒜灭菌法……网传的这些花式增强免疫力方法对吗?究竟什么是免疫力?协和营养科专家蔡红琳为您揭穿谣言,七招助您穿牢“免疫力”这件防护衣。
喝高度酒抗病毒
真相:自从专家们提出“75%的乙醇可以有效灭活病毒”以来,网上就有了喝高度酒来抗病毒的说法。事实上,高度白酒的酒精浓度一般在50%至60%之间,达不到医用酒精75%的消毒浓度。而且医用酒精要直接作用在病毒上才会杀灭病毒,而喝的酒是进入消化道,无法对呼吸道的病毒产生作用。如果碰到病毒,还得靠自身的免疫系统。长期饮酒反而会降低免疫力,所以,不要误以为喝酒就能抗病毒。
谣言
大剂量维生素C可提高免疫力
真相:维生素C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可以帮助维持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不过通常维生素C只要合理膳食就能保证日常所需,没必要额外补充。由于维生素C的抗氧化作用,很多人认为在病毒感染阶段补充维生素C对于机体的炎症反应有帮助。但是,维生素C能否抗病毒,目前还没有明确结论。
在感染病毒之前,维生素C没有任何预防作用。不过特殊情况下,饮食不均衡的人群可以适当补充一点维生素C。但是,体内维生素C过量,也可能出现腹泻、皮疹、泌尿系结石等症状。
谣言
吃大蒜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真相:大蒜中的大蒜素有一些抗菌、抗病毒的作用,但是想要达到治疗浓度,一天得吃非常多的大蒜,这很难实现。世界卫生组织的官方网站中也提到:“从目前的疫情来看,没有证据表明食用大蒜,可以保护人们免受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本身肠道比较弱的人群,很容易因为大蒜(尤其是生蒜)对胃肠道的刺激而引起腹部不适,得不偿失。
免疫力有“两面性”
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它可以识别和消灭入侵的异物,同时还把体内衰老、损伤、死亡的细胞清理掉。当免疫力下降时,身体很容易受到感染。但是免疫力超常也不好,它可能会错认一些正常的物质,进行攻击,产生过敏、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免疫力越高越好是一个概念上的误区。实际上,免疫力并不可能无限制提升,一般说的提高免疫力是针对免疫力下降后,把免疫力提升至合理范围内,并维持在这个状态下,让它能够发挥最大作用。
如何提升免疫力
1、均衡营养
增加营养不是无节制的过度饮食,是要保证平衡膳食,荤素搭配、粗细搭配,保证食物多样化。主食除了精细米面之外,还应该适当增加全谷物,如燕麦、小米、杂豆以及薯类。多摄取高蛋白食物(鱼、肉、蛋、奶、豆类)及新鲜的蔬菜水果(可以多选择些深色的蔬果)。同时,保证食品卫生,足量饮水以保证基本的新陈代谢。特别要注意戒烟限酒,吸烟、喝酒会影响免疫细胞的正常运作,还会对身体某些器官造成危害。酒精的代谢也会消耗维生素,降低身体营养素的储备。
2、规律作息、充足睡眠
保证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充足的睡眠不仅可以消除身体的疲劳,还可以促进机体免疫细胞的增加,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免疫力。另外,保持乐观的情绪,因为长期的焦虑情绪会影响免疫细胞的正常工作。
3、适当运动
建议每天累计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运动。过度运动反而容易让身体疲劳而降低免疫力,同时更容易出现运动伤害。(全媒记者 胡蔓 通讯员 聂文闻 吴艳)
(来源:《湖北日报》2020年6月5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