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报】 “鲁大壮”战疫记
疫情发生后,山东省临沂市卫生健康委迅速选派医务人员组成援鄂医疗队,赶赴湖北武汉和黄冈,积极参与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和医疗保障工作。临沂医疗队队员携手当地医务人员,不畏艰险、勇敢前行,在抗疫一线谱写出一个个温暖感人的战“疫”故事,也收获了“鲁大壮”这个亲切的美称。
女病号的变化
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护师李善超一直工作在黄冈市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隔离区,经历了病区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也感受到病人对医护人员接受度的提升。病人没事会和医护人员主动聊天,还会教他们说湖北话。一个等待出院的病人问李善超什么时候回山东,“等你们走的时候,我一定要来送你们。”她说。
说起这个病人,还有一个小插曲。那是2月初,她隔壁床的两个轻症病人出院,空出的病床需要接收新的病人,她担心自己的安全,情绪变得十分激动,哭闹得很厉害,要求医生给她安排单间。经过长时间的安抚,她才慢慢平复了情绪。“这个病人的病情比较复杂,经历了两次发烧,烧了近半个月才见好转。我们对她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抚慰,慢慢地,她的病情终于好转。”李善超说。终于要出院了,这个病人非常感激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约定等他们回山东时,去送一送他们。
他的战场在ICU
从1月25日奔赴湖北黄冈,临沂市中心医院医生吴鹏一直连续工作没有停歇。吴鹏的战场在ICU,救治的都是危重患者,每天需要穿着防护服连续工作6个小时,往往走出隔离病房时,鼻梁被压得生疼,护目镜也不断往下滴水,后背已经湿透。每当想起第一位成功撤机拔管的患者对医疗队表示感谢时,他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只有回到酒店休息时,吴鹏才能感觉到片刻放松,因为可以和家里的父母妻儿视频报个平安了。每当看到4岁的大儿子和4个月的小儿子,他的内心就感到由衷的欢喜。
小护士筑起“安全墙”
2月14日22:00,临沂市妇幼保健院感控组的邱凤蕊全副武装进入武汉汉阳方舱医院,执行医疗服务任务。当天,一些工作人员需要进入方舱医院,由于是第一次,对于规范的洗手、穿脱防护服方法掌握得不够到位。邱凤蕊手把手示范、指导,每人最少教3遍,直至他们做到规范为止。有的人操作不规范,邱凤蕊还要动手协助他们,中间要不停地洗手,指导一个人最少要洗5次手。从当晚10点到第二天凌晨4点,至少180多遍的重复,手都洗麻了,口也说干了。这些工作人员既心疼又敬佩地对邱凤蕊说:“今天又学习了一项新技术,以前30多年的手白洗了。真得谢谢你!”“所有的细节都不能遗漏,决不能让一丝病毒带出去。”邱凤蕊说。为了这个夜班,她从早上就不敢喝水,忙碌了一晚,口干舌燥。“打胜仗,零感染”,邱凤蕊的目标很明确,“我必须确保这里每位医护人员的安全,只有保护好他们,才能更好地保护患者。”
邱凤蕊下班到达酒店时已经是清晨6点,经过一番消杀、洗漱后,躺在床上已经7点半了。两个小时后,她又醒了,抓紧利用休息时间学习感控制度、流程,她说:“每天的时间感觉都不够用,这些知识和要点只有自己理解透彻了,才能更好地指导其他人。”
风雪过后是晴天
2月15日,武汉大雪纷飞,大家期盼着这场瑞雪是个好兆头,将疫情笼罩的阴霾早日驱散。
临沂市妇幼保健院的张宁在武汉汉阳方舱医院物资保障组,为确保入舱物资齐全,他毅然穿行在风雪中执行任务,全力护送每一位入舱战友。除了要做好物资保障工作,他还需要对接送队员的专车进行消杀。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他都要求自己必须保质保量完成每一项工作,因为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战友负责,对患者负责。
2月16日,武汉艳阳高照、晴空万里。张宁当天休息,便拍摄了一段视频,向单位介绍了他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张宁在视频中说:“酒店外草坪上的积雪逐渐融化,我相信这次疫情也会随着我们所有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而被消灭掉。那时,我们所有人都能够摘下口罩,露出灿烂的笑容!”(吴芳)
(来源:《中国人口报》2020年4月15日)
附件:

鄂公网安备42011102000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