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不容辞 勇救同胞
中国援阿尔及利亚医疗队非洲千里救援纪实
2019年8月16日下午,正在值班手术中的援阿尔及利亚医疗队艾因迪夫拉分队的周隽队长接到总队部电话。阿尔及利亚杰勒法省内发生一场重大的车祸:两名中国工人当场死亡,另有两人重伤。总队要求:迅速组成医疗小组,赶往事发地探明伤情,组织抢救。
接到命令,队委会商量决定:由涂大椿书记坐镇驻地协调,周隽队长带外科、麻醉医生前往救援。一行由周隽、李谦、李文辉和翻译组成的医疗小组,前往距驻地约有6小时车程的杰勒法省医院。
为了争取最佳救援时间,救护小组的同志来不及吃晚餐,带了点干粮就出发,郊外的阿尔及利亚荒无人烟,只有疾风拍打玻璃发出的声响。阿国司机告诉我们可以省一个小时的时间,所以选择的路径有一段山路,进山时遇到宪兵的盘查,当了解是中国医生去救人,宪兵们担心安全问题,要求护送通过危险地域。杰勒法医院的很多中国同胞焦急地等待着中国医生的到来,救援小组终于在晚11:30分到达杰勒法医院,大家将所有希望都放在了中国医生身上。
第一时间,医疗队员就进入复苏室,开始向当班医生了解情况,检查重伤患者的病情,商议治疗方案。难题一,重伤患者失血性休克,大面积头皮撕脱伤,颈椎骨折,全身多发软组织挫伤,患者意识障碍,处于浅昏迷状态。阿国医院的设备简陋,对重伤患者只进行了最基础的止血和骨折固定,在国内很容易就能解决的问题此时变得困难重重。难题二,时逢阿国休息日,医院随后的3天时间里没有专科医生值班,继续等待在此治疗,无疑是在赌患者的运气。
救援小组当即决定转院治疗。涂书记、周隽队长商量做好两手准备,一是将病人转到中国医疗队驻地医院;二是需向专科医院提出申请,医疗分队将二个方案汇报给总队,邹总队长在详细了解病情和处置方案后指示:同意按第一套方案实施,尽我们最大努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17日凌晨3点,患者病情基本得到稳定后,救援小组守在病人身边一夜无眠。
上午9点在和杰勒法医院科室主任的协商后,医院同意病人转往艾因迪夫拉医院。此时的阿拉伯慢节奏又表现了出来,漫长的等待,冗余的制度设计和公文传递,一直到下午1点,装载着中国病人的救护车和随行保障的医疗队车队才从杰勒法医院出发,直奔中国医疗队驻地而去。
周隽队长、涂大椿书记、李谦主任和李文辉主任在商量病人的治疗方案
救护车在当天晚19时抵达艾因医院,经过24小时奔波,往返近千公里,中国病人终于到了有中国医生照顾的医院,患者在涂大椿同志的安排下真正实现无缝对接,从救护车下来直接进入外科病房。就这一点让一旁的阿拉伯医生看得羡慕不已,说我们中国医生对自己的同胞就是不一样。当患者入住病房的那一刻起,所有人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下了。周隽队长说:“只要病人争取到了生机,所有的殚精竭虑都不值一提。”
李文辉医生在转运途中检查救护车设备,查看病人病情
截至发稿时中国患者已顺利度过危险期,伤病情逐渐好转。责无旁贷、义不容辞,为一带一路建设者保驾护航,这是我们援外医疗队的又一重任,我们的援外医生不仅在阿国为阿国人民带来帮助,也同样为在异国工作的中国同胞带来家人般的照顾与关心。
医疗队员多次床边查看病人情况
这次千里营救只是援外工作的一个小小的缩影,虽然他们的工作地方从国内转到了国外,但是救死扶伤的使命从未改变过,正是他们一次次的坚守赢得了中阿友谊,证明了祖国的强大。向所有的援外医疗工作者致敬!向走向世界的中国建设者致敬!
(艾因迪夫拉分队 周隽、余晓婵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