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听风雷
援阿医疗队纪实
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均是产科急症, 疾病发展迅猛,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对于每个产科医生来讲,都是严峻的考验。
2019年 10 月 19 日上午,中国援阿医疗队所在的艾因迪夫拉省医院妇产科,救护车的嘶鸣声中担架抬着一名孕妇冲入妇产科门诊。中国医疗队值班医生陈新荣第一时间接诊患者。法语询问病情并进行超声检查后发现,这是一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并发重型胎盘早剥、死胎。患者多次生育,有剖宫产手术史,此时此刻需要行剖宫取胎术。属于急诊手术。如果按照中国速度,真正做到了急诊手术,可能就没有后面的故事了……
两个小时后,按照阿国的急诊速度,患者终于躺在了手术台上,已经心急如焚的陈医生很快就完成了并不算困难的剖宫取胎术,心存善念的想要保住患者子宫的陈医生做完手术后,将患者留在了重症监护室。
又过了两个小时,该要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病人血压下降,腹部切口敷料被血液浸透,阴道持续有大量出血,无凝血块,一直心里记挂患者陈医生发现问题后立即电话通知周隽队长速到重症监护室。周隽队长到达重症监护室后,迅速查看患者后,当机立断:患者四肢变冷、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出现少尿… … 休克指数已达2.0,存在严重的休克!阴道以及腹壁切口持续有不凝血流出,凭借经验判断,患者已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没有时间等待任何检查结果,也没有时间跟患者家属交代什么,周队长向阿国的ICU医生交代了:目前病情危重,若有一分延误,将性命难保!需要立即再次手术,切子宫。阿国医生这时终于紧张了起来。
不紧张,就慢慢来;一紧张,就胡乱来。患者3分钟进入手术室,在病人没有任何术前血液检查结果的情况下,冒着巨大风险,中国麻醉主任李文辉医生10分钟完成全麻,由周隽队长和我实施了次全子宫切除术,沿着原手术切口进入,皮下各层已经充满了大量的积血,腹腔里满视野都是鲜血。
干净利落地快速切除子宫,患者的生命体征渐渐稳定,周队长和我却不敢有丝毫松懈,接下来我们将面对更加严峻的挑战,因为患者已经出现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手术创面以及腹壁各层组织仍然有活跃性的出血和广泛的渗血,我们小心翼翼地止血,生怕放过任何一个出血点,台下的李文辉医生有条不紊指挥阿国麻醉助手调整输液速度,向血库请血,尽力维持产妇的生命体征,想尽办法赢得抢救的时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5个小时后,在所有参与抢救的医务人员大力配合下,出血止住了!
我和周队长认真的核对了器械、纱块,对数无误后关腹,看到产妇的生命体征逐渐地恢复了正常,充盈的尿袋里颜色清亮的尿液,我们知道:我们胜利了!
整个抢救过程,困难重重,因为阿国的医疗条件有限,短缺的抢救药品、陈旧的手术器械、夹不紧针的持针器、不能对合的有齿镊,不聚光的无影灯、不能同时使用的电刀和吸引器,再急也出不来结果的化验检查,以及准点下班的阿国器械护士,无一不在考验着中国医生,我们在手术台上争分夺秒的与死神赛跑,我们不仅是手术医生,还要兼顾器械护士,同时还是巡回护士,要清点更换的纱块,整个手术过程,患者出血量达2000ml,总计输血量达到10000ml以上。写完手术记录,再次查看病人,看到患者生命体征正常,意识清晰,并且微笑着向我们竖起大拇指表达感谢,我们的内心也是无比的欣慰,因为我们成功的战胜了死神,保全了一个家庭的完整!
在周队长和我抢救这个危重病人的同时,隔壁手术间我们的队友陈清冉医生及陈新荣医生也在为另一名产妇进行紧急剖宫产手术。夜班的刘卫民医生忙完了门诊及病房的病人后,也赶到手术室参与抢救病人。中国医疗队艾因迪夫拉分队5名妇产科医生齐聚手术室。
走出手术室时已是深夜 10 点多了,周队长、李文辉医生和我早已饥肠辘辘、疲惫不堪,周队长在宿舍简单的煮了面条,虽然只是一碗加了盐的面条,我们围坐在一起却吃的特别有滋味,一边吃一边讨论着患者的病情以及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
截至今日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即将康复出院。医院就像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每天都会遇到各种急诊和危重病人,但是我们有强大团结的妇产科团队做为支撑,敢于面对这些挑战和困难。我们会时刻牢记一言一行代表中国,以实际行动展示中国医疗队“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精神,不负祖国的重托,为国家争光!
第26批援阿医疗队 艾因迪夫拉医疗分队 周隽、曹丹萍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