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之外的守护:中国援阿医生助“中国宝宝“平安降生
当地时间6月15日凌晨1时58分,在阿尔及利亚马斯卡拉省妇女儿童医院的手术室里,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划破夜空。中国援阿医疗队妇产科医生李洁稳稳地托起这个体重七斤八两的健康女婴,疲惫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手术台旁,产妇萱萱听到熟悉的乡音“一切顺利”时,泪水夺眶而出。
语言不通,医者仁心架起信任桥梁
“在异国他乡生孩子,最怕的就是没人能听懂我的话,找到中国医生,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一半。”回忆起十天前的初遇,萱萱仍难掩激动。这位怀孕39周的准妈妈刚来阿尔及利亚半年,由于语言不通,加上第一次生产,她对分娩充满恐惧和焦虑。通过当地华人介绍,她找到了中国第28批援阿尔及利亚医疗队马斯卡拉分队的李洁医生。
作为马斯卡拉医疗分队队长,李医生不仅为萱萱制定了详细的产检计划,并主动协调医院提供单人病房方便家属陪产,更是在医疗队驻地厨师的帮助下,贴心地烹饪适合中国产妇的饮食,送到医院。“从产前检查到住院安排,李医生事无巨细,让我感觉不是在异国他乡,而是回到了家人身边。”萱萱说。
艰难抉择:在医疗条件有限下的专业判断
,6月14日,萱萱因不规则宫缩入院。面对当地医院简陋的医疗条件——没有无痛分娩技术,产程监测设备有限,李医生选择了全程守护。催产素引发的阵痛,让萱萱在宫颈口开到三指时就几近崩溃,一个艰难的抉择摆在面前:是继续等待顺产,还是立即剖宫产?
“按国内标准可以继续试产,但考虑到胎儿偏大、产妇身心俱疲,以及当地的医疗条件,我们必须做出最稳妥的选择。”凌晨1时40分,李医生果断决定实施剖宫产手术。18分钟后,伴随着响亮的啼哭,一个健康、皮肤红润的中国女婴呱呱坠地,体重足足7斤8两。
跨越国界的医者担当
术后李医生每天亲自查房,耐心指导萱萱下床活动及如何正确进行母乳喂养,以确保萱萱恢复良好。术后第三天,萱萱大小便通畅,腹部伤口愈合良好,达到出院标准,顺利出院。(阿国规定正常剖宫产术后三天出院,顺产产后一天出院)由于当地医院出院后随访体系不完善,李医生还特意留下联系方式,叮嘱有任何问题随时咨询。
“我们援阿医疗队不仅援助阿尔及利亚人民,守护海外同胞的健康同样重要,这也是中国援外医疗队的另外一份责任所在。”李医生说,“面对同胞时,我们代表的不仅是个人,更是中国医生的担当。” 截至2024年,中国已向阿尔及利亚派出医疗队员3603人次,诊治患者2700多万人次,接生217万多名新生儿。
生命的重量,情谊的温度
,这个七斤八两的女婴,不仅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更见证着中阿两国医护人员携手守护生命的承诺。当萱萱抱着孩子说出“中国医生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时,窗外马斯卡拉的朝阳正冉冉升起,照亮了病房里三张幸福的笑脸。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