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县:围绕“四个目标”,探索推进健康扶贫
红安,原名黄安,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南麓,全县版图面积1796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场),402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66.5万。红安属国家级贫困县,2013年建档立卡重点贫困村96个,贫困户43937户、112849人。2015年底精准识别未脱贫贫困户23852户、56798人。2016年度脱贫任务27555人,56个重点贫困村完成脱贫任务。2017年已顺利通过省、市脱贫摘帽考核验收,目前正在接受国家验收。
我县经济基础差,底子薄,健康问题在我县极为突出。全县贫困户中因病致贫户占69.6%,人数占61%,因疾病丧失劳动力致贫占43%,因“灾难性医疗支出”或大额医疗费用致贫占18%。健康问题是摆在我县老百姓脱贫困道路上的拦路虎。为此,我县委、县政府把健康扶贫作为关键一招,紧紧围绕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和“少生病”这一目标而进行努力和探索。
经过几年的不断的探索和完善,我县健康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和巨大的反响。红安健康扶贫工作先后4次在全国、全省健康扶贫工作会议上做经验交流。中央电视台《人口》栏目、《消除贫困—中国人权在行动》专题节目对我县健康扶贫工作进行深度报道。中组部、国家卫计委、湖北省委政研室下发内部简报,推广红安健康扶贫工作经验。2017年红安县健康扶贫工作被评选为全国基层改革先进案例第一名。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着眼“看得起病”,建立完善兜底保障机制。在县委、县政府的主导下,我县先后相继出台《2017年红安县医疗救助实施办法》、《红安县医疗救助门诊慢性病管理办法》等文件。2017年县政府投入2427万元为全县贫困对象购买住院医疗救助补充保险,对象住院治疗费用在新农合政策报销后,实际报销比例未达到90%的,年住院自付费用累计不超过5000元,超过部分由保险公司赔付;投入1000万元在城乡居民医保慢性病报销政策上,又建立了贫困人口门诊慢性病医疗救助补充救助制定,36种重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门诊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到90%。2017年全县贫困对象住院救助31413人次,医疗总费用18524.89万元,基本医疗保险报销10734.91万元,大病保险赔付2575.52万元,政府扶贫兜底3853.76万元,群众自付1360.70万元,实际住院报销比例达92.65%,住院医疗个人人平支出433.16元。通过救治恢复劳动力1270名、恢复部分劳动力5247名,治愈劳动恢复率49.2%。正如我县七里坪镇马岗村贫困户万建民说的,“以前家里面得了病,感觉塌了天,大人也受苦、小伢也造孽,冒想到党和政府出这么好的政策,5000块钱在武汉的大医院就将病治好了,不然我们怎么掏得起得起上十万的费用。等家里好一点,我还准备给小伢换肾。感谢党中央呀!”。
二、着眼“少生病”,积极落实疾病防控措施。着力打造“健康红安”,坚持两条腿走路。不仅在医疗兜底救助上下足功夫,也在健康管理方面做好文章。积极推进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通过县、乡、村家庭医生团队切实将贫困对象健康管起来,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一是建立一份健康档案。为每位健康对象建立一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二是全面推进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重点加强了慢性病的规范管理,为每名慢性病对象上门提供门诊诊疗方案的制定、用药指导、就医咨询建议、处方管理、病情管理等服务。为将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做好、做实,我县建立了红安县贫困人家家庭医生签约考核机制,并投入400万元用于考核支付家庭医生团队签约工作的落实,将考核结果与工作量挂钩。目前全县贫困人口完成家庭医生签约33255户、签约率83.13%。5301名慢性病对象已纳入家庭医生管理范围,各家庭医生团队均已为其制定了门诊慢性病处方及提供了门诊慢性病用药送上门等服务。
三、着眼“看得上病”,让就医更加的便捷。为确保贫困对象看得上病,我县全面推行三大便民惠民举措。一是入院不缴费。救助对象住院一律免交入院预付金,实行“先诊疗、后付费”。二是报账一站式。贫困对象在省、市、县、乡四级现场即可报销,出院时只需支付自费部分即可。变贫困对象四处跑,为就诊医院集中办。三是就诊一卡通。省、市、县、乡四级定点医疗机构均设立健康扶贫绿色通道并预留床位,贫困人口看病时凭《健康扶贫医疗救助证》无缝对接,一站直达。
四、着眼“看得好病”,不断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一是加强乡村卫生建设。完成“五化”村卫生室建设103所,实现了“五化”村卫生室在全县行政村全覆盖,提升了村卫生室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改善了农村群众的看病就医环境。二是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利用三大医疗集团资源优势,实行人才互通、医疗互通、就诊流程互通,构建起完善的分级诊疗机制。三是全面推进对口帮扶。组织开展了县内三大医疗集团对口支援帮扶,让贫困群众就近就便得到救治。加强县人民医院与武汉市中心医院的协作,大力提升了我县人民医院外转患者较多的临床专科能力。
责任编辑:张 毅
稿件来源:红安县卫生健康局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