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实施“五大”行动打赢健康脱贫攻坚战
近日,咸宁市召开健康脱贫攻坚战动员会,安排部署“五大”攻坚行动,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一是打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攻坚战。通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落实药品购销“两票制”,推进药品带量采购,加大处方点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县域内就诊率,降低群众看病就医成本,同时结合咸宁市健康扶贫“四位一体”保障机制,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县域医疗共同体、区域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等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推动医疗服务优质资源下沉到基层,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得好病。据了解,今年咸宁市进一步完善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充保险”四位一体的健康扶贫保障机制,一方面政府保障投入增加,补充医疗保险的保费由2017年每人每年149元提高到192.9元,并自2018年1月1日起执行;另一方面保障水平提高、保障范围更广,个人年度自负医疗费用超过5000元予以全额报销,门诊特殊慢性病也纳入报销,实现住院报销比例达90%以上,大病、特殊慢性病门诊报销比例达80%以上。
二是打赢基层服务能力提升攻坚战。针对部分村卫生室配套设施不到位的问题,各地积极争取政府投入,实现标准化村卫生室全覆盖。针对乡村医生老龄化、学历低等问题,各地加快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培养、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化解基层人才“短板”问题。在卫生院、卫生室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加大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力度。据悉,“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是咸宁市委书记丁小强在2017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上首次提出,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意见》、《咸宁市“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定向委托培养工作实施方案和咸宁市“大学生村医”后备人才培养及招聘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提出通过定向委托培养的方式,在2018-2020年间分三批次招录培养901名具备大专学历的乡村医生,学习期间资助每人每年10000元经费(其中学费5000元、生活费5000元),由市、县财政和培养学校分别按照30%:50%:20%的比例负担;委培生取得毕业证书后,按照“乡管村用”方式,统一安排到村卫生室工作,并按政策享受乡村医生待遇。根据招录计划,2018年咸宁市招录300人,目前全市上下正在应届高考生中广泛开展宣传动员。
三是打赢健康管理健康促进攻坚战。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改善贫困地区卫生环境。开展农村厕所革命,通过三年努力,完成168229座农户无害化厕所建改任务。加强农村安全饮水的监管,保证农村饮水达标。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市卫计委印制8万册《健康素养66条》,由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发到贫困户手中,帮助贫困群众提高健康素养,引导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充分发挥健康守门人作用。咸宁市定制了“17免9减”的签约服务包,签约服务费约为70元/人/年,其中签约居民个人承担10元,其余部分由财政经费、医保资金、基本公共卫生经费分担。截止2018年6月底,全市贫困人口健康体检率56%,家庭医生签约率92%,慢病规范管理率80%。
四是打赢疾病救治能力提升攻坚战。加大推进“三个一批”行动,做到应治尽治。严格执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一票制”结算,最大限度方便贫困群众看病就医。加大贫困地区传染病、地方病综合防治力度,开展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点疾病的综合防治,降低贫困人群患病率。早在2017年9月1日,咸宁市就在全省率先实行了“一站式、一票制”结算服务,实现了一卡就医、一窗经办、一票结算“三个一”,让群众看明白病、报明白账。今年结算平台进一步优化后,民政医疗救助报销系统和人社报销系统成功连通,实现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补充医疗保险在一个系统结算、一张票据显示,更加一目了然、方便快捷。
五是打赢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攻坚战。优先为贫困人口提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开展适龄妇女“两癌”的查治工作,为贫困妇女备孕、孕早期补服叶酸,在贫困地区开展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服务,让贫困家庭生得起、生得健康,决不在生育上为贫困家庭增加新的致贫因素。近期,咸宁市政府将出台《咸宁市关于加快实施全面两孩配套政策的意见》,从扩大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保障妇女生育权益和母婴健康、降低二孩家庭生育成本等方面出台系列保障措施,推动全面两孩政策在咸宁更好地落地,促进全市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与家庭和谐幸福。(信息来源:咸宁市卫生计生委)
———————————————————————————
分送:各市、州、县卫生计生委(局);
省精准脱贫攻坚战指挥部医疗保障工作专班成员单位
———————————————————————————
责任编辑:规划信息处 张 毅
联系电话:027-87572813 邮箱:2499982271@qq.com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