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金沙娱乐城官网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体|登录|注册

宜昌:打好健康扶贫攻坚组合拳 筑牢贫困群众“健康防线”

2020-11-23 15:47 宜昌市卫生健康委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如何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宜昌市卫健委按照党中央及省市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和全市脱贫攻坚工作部署,以疫情防控和健康扶贫为重点,切实履行职责,强化政治担当,聚力攻坚克难,一体推进健康扶贫各项工作,为贫困群众筑起“健康防线”。

“一揽子政策”拔穷根

“辛辛苦苦奔小康,得场大病全泡汤”,是夷陵区樟村坪镇古村二组村民刘久柏的真实写照。8年前,刘久柏患上了肺癌,手术后每三个月需要复查并放化疗,每年的医疗费达到数万元,疾病让刘久柏陷入了贫困。

2013年刘久柏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因病情不断恶化,需要每个月住院化疗,还用上了靶向治疗的进口药。

今年8月份,刘久柏又来到宜昌市中心医院化疗,出院时精准扶贫“一站式”结算明细单上显示,本次住院费用为3157.43元,政策内报销后个人支付为0元。年度累计住院费用为75759.97,政策内报销后,个人支付5323元。“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我有信心战胜疾病。”刘久柏告诉记者。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我市抓住脱贫攻坚的这个“关键”,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打出健康扶贫“组合拳”,力阻“病根”变“穷根”。

继续实行“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充保险”保障措施。2020年,有扶贫任务的10个县市区财政为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医保补贴6439.24万元,投入942.73万元落实了为农村贫困人口购买补充医疗保险(设立兜底保障资金)给予兜底保障工作,参保率100%。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及“一站式一票制”即时结算落实比例100%。

全面落实健康扶贫新“985”政策,落实贫困人口住院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90%。2020年1—6月,全市贫困人口在县域内住院33270人次,住院总费用20773.16万元(政策内19991.00万元),报销医疗费用18675.83万元,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93.61%。

落实贫困人口大病、门诊特殊慢性病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80%。2020年1-6月,我市贫困人口大病、特殊慢性病门诊就诊43779人次,医疗总费用5220.14万元(政策内5143.85万元),大病、慢性病县域内门诊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89.70%。年度个人负担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有效控制在5000元以内。让越来越多“刘久柏”这样的贫困户沐浴在健康扶贫的温暖阳光下。

“一站式服务”暖人心

大病重病是贫困户致贫返贫的罪魁祸首,也是健康扶贫工作必须啃下的硬骨头。我市将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结合起来,实施分类救治策略。2020年6月,我市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扩大到35个(含2019年结合宜昌实际增加的5个病种),截至6月底,全市大病集中救治累计达55284人次。

今年63岁的远安县花林寺镇凤阳村三组村民崔开秀,患有慢性肾病需要长期治疗,年度累计花费医疗费52773.43元,政策内报销后个人仅支付了5697.23元。今年7月再次入院,总费用16150.07元,政策内报销后个人只支付了443.23元。

“像我这种情况,没有健康扶贫的优惠政策,我不可能活到现在,感谢国家、感谢党。”面对记者,崔开秀热泪盈眶。

更让崔开秀感到舒心的是,如今通过“一站式服务”,一个窗口结算免去了跑路的烦恼。“从我们村里到镇里、县里,路上就得花费小半天时间,现在只在医院就能报销,几分钟就办完了。”

2018年10月,宜昌在省内率先实现市域内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即对贫困户住院治疗费用在一个窗口即结即清等优惠贫困户的暖心政策。参保人员住院报销无须往返医院、医保经办机构、保险公司、民政等部门多头申请和繁琐手续,在医院一个窗口办结住院结算。

通过“一站式”服务平台,多部门基础信息共享,贫困人口各项信息在系统中均有标识,该是什么情况,适用什么政策一目了然,避免因人员情况不清而导致待遇享受不到位。

“一村一医”筑保障

记者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厚丰溪村卫生室看到,这里干净整洁、宽敞明亮,基础设施齐全,大厅里有三个村民前来就诊。“原来的卫生室很陈旧条件差,也不在村委会,就医十分不方便,现在有个头疼脑热的就过来看下医生,方便的很。”前来看病的村民告诉记者。

基本医疗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核心指标之一。宜昌市作为全国基层卫生综合改革联系点,自2014年以来全市共整合资金2.6亿元,对全市1369个行政村卫生室全部进行了标准化建设。实现行政村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全覆盖,群众小病不出村,家门口便可报销,打通了群众就医“最后一公里”。

同时将村卫生室作为乡镇卫生院的派出机构实行“八统一”管理模式,探索了“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模式,实现了县、乡、村卫生优质资源的良性流动。

为织牢农村健康网,宜昌从2014年以来做出有益探索:政府出资订单式培养大学生村医,毕业后必须回村里干满5年;稳定村医队伍,统一管理提高待遇,优化准入、流转、退出机制;村卫生室由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村医成了乡镇卫生院派驻的职业医生,激发了工作热情。

80岁的曾庆秀是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乐坪镇百年关村村民,因为年事已高,每次去村卫生室看病都很不方便。自从宜昌市开始探索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计划。通过补学费、提待遇、给编制,像曾庆秀一样的村民终于有了健康的守护神。大学生村医除了在卫生室看病,每天还带上药品、医疗设备进家入户巡诊,并为村民建起电子“健康档案”,随时跟踪查询村民的健康状况。

目前,宜昌市共培养大学生村医1275名,已经毕业上岗的有779人,已为全市30多万农民建立了详细的电子“健康档案”,为全市20多万老年慢性病患者签订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对高血压、严重精神障碍、糖尿病、肺结核等4种慢病患者优先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定期随访、用药指导、健康咨询等规范管理,提高贫困人口的健康水平。截至2020年10月底,宜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约36万余人,实现了应签尽签。

稿件来源:宜昌市卫生健康委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打印   关闭 
365BET官方网站 十大博彩平台排名 十大彩票网赌平台 澳门威尼斯人在线赌场 网络赌博平台 嘉峪关市科技局 保山市林业局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 岳阳市林业局 信阳市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