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简报第49期:心脏载着支架的防汛“老兵”
汛期以来,在武穴市花桥镇东河两岸,人们常常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在来回走动,或不时弯下腰拨弄岸边水草,或蹲下身子查看二级平台是否有渗水、漏水,他就是心脏做过支架手术的武穴市卫生计生局副局长陈连斌。
陈连斌是土生土长的花桥人,又曾在这里工作过18年,经历无数次防汛抗洪,哪里是薄弱环节,哪里容易发生险情,他都烂记于心。当得知卫生计生局的防汛地段在花桥时,他主动向何太平局长请缨:“我熟悉花桥的山山水水,就像熟悉自己身体的每寸肌肤,我申请长期坚守在防汛一线。”
进驻防汛点后,陈连斌一边督促村民查险,一边带领单位防汛队员来回巡堤,查看二级平台是否有脱坡、管涌、散浸等情况,不放过任何一处疑点和死角。7月2日半夜12点,发怒的天公似乎没有歇下来的意思,在暴风雨中巡堤的陈连斌,发现镇养殖场处的水泥坝面出现一条宽裂缝,大叫一声:“不好!”当地一名巡堤的老百姓,仔细察看裂缝,说这没什么问题,不必大惊小怪。陈连斌根据多年的防汛经验,认为这里有可能出现沉陷式脱坡。陈连斌一边让人上报情况,一边组织卫生计生局20多人的突击队抢险。2小时后,专家赶到,经分析得出的结论与陈连斌一致,他握着陈连斌的手,感激地说:“幸好有你这个‘老兵’在场,抢险及时,不然,一旦出现脱坡,后果不堪设想。”
他不仅是巡堤能手,更是领导的好参谋。7月5日凌晨,东河西坝终于承受不了长时间的浸泡,出现溃口,洪水顿时泛滥开来。在讨论关于在哪段哪个闸口泄洪的问题上,指挥部犹豫不决。陈连斌向指挥部建议,降下太白湖节制闸,堵住湖水倒灌;拉开河东闸,减缓流量。事实证明,这个建议是正确的,为堵住缺口赢得了最佳时间。
陈连斌身体不好,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去年还做过心脏支架手术。何太平局长担心他身体吃不消,让他和与其他党组成员轮班上一线,陈连斌死活不同意,他还是那句老话:“我是花桥人,又是防汛老兵,情况比其他同志熟。”自6月26日上堤以来,他没睡过囫囵觉。有次半夜巡堤回到防汛棚,实在累极了,屁股才挨上凳,脑袋一歪,就靠着墙角睡着了。同志们看着心疼,劝他上床睡一会儿,他说,没事,我打会盹就好了。长时间的连续作战,让他本来就虚弱的身体更加疲惫不堪,望着他苍白的面颊,同样坚守在一线的何太平局长深知防汛的苦和累,给陈连斌下死命令,强迫他睡一晚上。可睡到半夜,外面嘈嘈切切的蛙鸣让他突然惊醒,猛地从床上一跃而起:“不好了,又下大雨了”。他是这样,睡梦中都把工作放在心上。
汛情终于得到暂缓,陈连斌同志在巡堤之余,又奔走在各灾民安置点,查看灾民的生活和灾后卫生防疫工作。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担当和责任。他心脏搭起的支架,支起的不仅是生命,更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信仰。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