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简报第47期:众志成城抗洪魔 不胜不休中医人——黄冈市中医医院抗洪救灾纪实
倾盆大雨如瓢泼,百亩平原变汪洋。自6月下旬开始,连续几天的强降雨,让黄冈这座文明古城一夜之间开启“看海”模式。何曾犹豫、何惧暗夜、何畏风暴,哪怕面前是铺天盖地的暴雨山洪,黄冈中医人出发了……
道路被淹,交通堵塞,电力中断,傍水而居的南湖、赌城、路口、禹王、陶店,被肆虐的洪水几天之内变“围城”。暴雨洪灾中、为难旦夕时,黄冈中医人和枪林弹雨战争年代的前辈们一样,依然、决然地选择了前进,用血肉之躯担起百姓希望和嘱托。
防汛抗洪有计划,当仁不让中医人
风雨交加,雷电闪鸣,凌晨2点,赌城镇军岭村的村民们都已安然入睡,堤坝边上“黄冈市中医医院防汛指挥部”红旗迎风飘摇,然而有两个人,强忍着疲惫,不顾风雨,一人拿着手电筒,一人拿着铁锹,在江边来回巡视。他们就是黄冈市中医医院党员凌云和朱建新同志,已连续值班3天了。“这雨太大了,水位又上涨了5毫米,赶快到村里看看情况!”两人的背影又消失在茫茫夜雨中……
李克强总理在救灾时说过“抗洪,基础在防,关键在抗,核心在人。”从6月中旬开始黄冈市中医医院就启动了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成立了以曾勇书记为总指挥,防汛队、医疗队、灾后安置队、后勤保障队组成的防汛领导小组,紧急抽调多位职工在城区各重点部位调派专人监测,随时上报雨情、水位,保证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理。每天晚上突击队员坚守岗位实行24小时值班,密切关注汛情、雨情、灾情。
灾难时刻伸援手,深入南湖救百人
7月3日,连续几天的强降雨,让黄冈南湖光荣福利院一夜之间“水漫金山”。
水深浪急唤起了大家的职责和使命,救助老人牵动了全体干部职工的心,党委书记曾勇同志更是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召开紧急会议,布置救灾事宜,得到了全院上下的积极响应。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爹爹,前面水太深不好过去,我来背你!”赶到现场后,医护人员一刻不停,他们清理障碍、疏导积水、开通便道。院内优秀党员吴天国主动带头,发挥党员模范作用,背负老人,来回十多趟,全然不顾雨水汗水的浑浊。艰辛奋战5小时后,终于将116位老人安全转移到黄冈市中医医院。在来回多次的查房慰问后,院党委指示,要妥善安置老人,确保他们有房住、有衣穿、有饭吃、有水喝、有病医。
据不完全统计,这次救援共派出了救护车2辆,大巴车1台,面包车2台,59位医护人员自发组织前往福利院救援,100余位职工在院筹备安置事宜。救护车辆往返10余次,腾置了5个病区,紧急抽调30余名临床医生护士组建“新科室”,为灾区老人们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筑人墙搬铁板,心手相连修“出口”
7月6日清晨,黄冈市中医医院又接到了区委抗洪防汛指令,“堵城镇叶家洲洪水肆虐,灾民告急!快!快!快!”30多名精兵强将组成的“防汛救灾突击队”,奔赴救灾第一线——堵城镇军岭村。
灾情就是命令,突击队所有队员一早便在堵城镇政府集合,由于道路被损,部分车辆无法通行,转运车辆有限,院党委商议后,自主租用车辆火速前往,途中道路被淹、转移车辆进出堵塞,队员们不得不下车徒步,赶至目的地。
堵城镇军岭村位于长江中游北岸,地势低洼,是个典型的傍水而居的村落,曾有“孤岛”之称,经过连续几天的暴雨,江水随时都有可能漫过堤坝,威胁群众安全。曾勇书记快速了解形势后,与当地村干部协调,将队员两两分组,不顾暴雨和险情,带领队员走村入户,劝说留守的村民迅速转移。
“唯一的一条道路被大水淹了,救护车辆无法进来……”时至下午1点,部分群众已顺利转移到安全地带,还在指挥部等待转移的其他群众听到消息后,忧心忡忡,今年86岁的蔡婆婆(谐音)更是坐立不安,院党委副书记吴爱华最先发现婆婆的异常,亲切地与她交流,“婆婆,不要怕,你放心,我们一定会安全将你送到家人身边……”成功转移了老人注意力后,还将携带的干粮和水送给了她。
另一边,曾勇书记、邓光锐副院长赶往被淹道路现场,随机应变,调整应急预案,召集11人,装沙的装沙,扛包的扛包,还买来了铁皮刚板。救灾现场,大家心系灾情灾民,顾不上午饭,全身湿透,热情高涨,踩着泥泞,泡在水里,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都在积极抢修道路,一个半小时后,2车石子,100多袋沙子,6块铁皮钢板,垫在了路上,“生命出口”终于通畅了,救护车顺利出行。军岭村受灾群众大部分都安全转移。
风停雨停我不停,八方支援为灾民
镜头一:“天气放晴,但是仍有潜在危险,我们还不能撤退,一队到各乡镇开展‘防疫’消杀工作,另一队,继续深入堵城,道路进不去,坐船也要过去……”7月7日清晨黄冈市中医医院曾勇书记召开突击队员临时会议,亲临灾区,开展防疫工作,另一边十名队员穿上下水衣,手拉手试图穿过进村道路,无奈水太深,只好坐船进村,顶着炎炎烈日,继续劝说村民,来回十几趟,帮助最后一批40多位群众撤离。至此,防汛组负责人付文院长已经3天没有回家,顶着蚊叮蛇咬的危险,坚守岗位,连老母亲生日当天还在大堤上指挥。
镜头二:“爹爹,躺着别动啊,给你量个血压……”,“老人家,放心住,有什么不舒服,就来找我们……”,说话的正是黄冈市中医医院院委会成员,大内科主任胡汉楚,受曾勇书记委托,带领护理部主任程友花,客服部主任余欢欢一行到南湖灾民点,早在前几天,黄冈市中医医院就在此设立了临时救助医务室,免费为受灾群众体检、治疗。
镜头三:将南湖福利院116位老人安置到医院后,缺衣少药的问题接踵而至,院团委连续发动“抗洪救灾捐衣物”、“献爱心送清凉,雨后老人理发忙”的爱心活动,熟悉的职工,善良的陌生人,纷纷伸出援手,桐梓岗社区主任张春,湖北天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泽民,来院亲自慰问了老人,送来急需的衣物和营养品;澳大利亚留学归来的沈姐姐,特地发来了200件新衣服,还号召海外人士帮助中医院的“Hero”共渡难关……
镜头四:“天气放晴,但是我们的行动不能停!”7月10日晚上8点,医院召开紧急会议,第二天早上4点,亲自带队抗洪救援突击队继续留守堵城,24小时值班,另一组,由党委副书记吴爱华,南湖分院院长皮莉芳带队,深入乡镇各大防汛指挥部开展慰问。7月11日上午,已对路口、南湖、禹王等6个乡镇,赤壁、东湖等3个办事处送水送药。
灾情就是命令,在这场与洪魔抗战的道路上,黄冈市中医医院心向灾区,情系灾民。曾勇书记带来全员职工,干群一体,上下齐心,抢修道路,筑成人墙,背负群众,安置老人;医护人员主动放弃休假,投入救助,全天候服务,给老人送汤送药,谈心读报,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与奉献……虽然现在雨过天晴,但雨停,行动不停,三辆救护车,二十多位医护人员,顶着炎炎烈日,依然来回巡堤,查看汛情。
生命高于一切,在这次重大洪涝灾害面前,黄冈市中医医院不等不靠,不推不拖,积极部署,主动作为,购置雨衣雨靴、救援工具103件,参与救助约300人次,救护车辆50余次;成立灾区临时医务室2个,在院内腾置了病区5个,紧急抽调医生护士100余人,后勤保障中心职工20余人;抢修道路,铁板、石子、沙袋,花费近万元;走访慰问6个乡镇、3个办事处指挥部,捐药送水约12000元;向“三万”活动帮扶对象——陶店乡幸福村捐献防汛资金7000元;向堵城镇捐助防汛资金10000元;安置南湖光荣福利院老人116人;帮助转移赌城群众700余人,创造了“大灾之下零伤亡”的赞歌。
什么是顶梁柱?什么是主心骨?抗洪一线他们用使命作答,用行动践行对人民群众的诺言。突如其来的大暴雨,造成江河浊浪翻滚,惊涛骇岸,检验着多少湖泊堤岸,更检验着共产党人的意志和品质,无数黄冈中医人用行动践行着对人民的忠诚。风雨作证,党员是冲不垮的堡垒!洪涛作证,党员是压不倒的旗帜!我们黄冈中医人,总有一种责任冲锋在前,总有一种使命义无反顾,总有情怀血脉相连,总有一种信念生命至上!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