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金沙娱乐城官网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体|登录|注册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简报第77期:一封感谢信的背后

2016-10-26 10:29 湖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6年7月13日,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邱平收到一封特殊的感谢信。

信中说:“一医院长好,我叫陈乐秀,今年81岁,我想给您写封信,说说心里话。我的三个儿子、两个孙子、一个孙女,都是在一医出生。我老伴1997年突发脑溢血病危,经一医抢救和精心治疗,奇迹般活到了2006年。他寿终正寝前,还一字一句说:要感谢康复科主任万勇、NCU主任涂强、医生朱少良。我本人因脑梗塞、心动过缓、右足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6次在一医抢救成功……”

这封感谢信全文2000余字,长达3页信笺,由八旬高龄的陈乐秀老奶奶亲笔书写。信上的字迹是颤抖的,这不仅是因为陈奶奶握笔不稳,更多是因为她内心深处激动感怀而起伏。

相识:一次急救的结缘

几年前,陈奶奶心动过缓被120送往荆州一医,神经内科医生朱少良成为陈奶奶的管床医生。接诊后他迅速诊断,及时为陈奶奶做心率检测,发现其心率最慢时,每分钟心脏仅跳动30次。朱少良马上进行治疗,陈奶奶心率慢慢回归正常范围,心脏早搏也消失了。

康复出院时,陈奶奶高兴不已:“听人说,我这样的病,都是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的。真是没想到,朱医生没有做手术就治好了我的病。”

这一次的就医体验,朱少良给陈奶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陈奶奶在信中写道:“我提出,我以后都来找你,朱少良答应了我的要求。”

此后,面对陈奶奶的一次次求助,不管是分内之事,还是超出工作范畴的事,朱少良都主动帮她导医咨询、联系病区、办理手续等。一来二去,二人建立了深厚的医患友谊。

信任:感动中的升华

又一次,陈奶奶因突发脑梗塞,找到朱少良。此时,朱少良刚转至神经重症监护室工作不久,所在专科正好对应陈奶奶的疾病。“说来也巧,竟然又是朱医生。”陈奶奶觉与这名青年医生“真有缘分”。

这次看到陈奶奶病情加重,朱少良立即找到科主任涂强帮忙为陈奶奶会诊,并详细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住院期间,朱少良只要一有空余时间,就来到陈奶奶的病床旁,为她讲笑话故事,鼓励她坚定康复的信心。

“按道理,我这样的年纪,突发了脑梗塞,即便是抢救过来,也往往会留下不同程度的残疾。”陈奶奶写道:“但事实是,我不仅走出了死亡阴影,还没有留下后遗症,现在还能够写信。”

或许正是由于超乎预期的医疗效果,让陈奶奶对朱少良的感激之情又深了一层。

关怀:情牵彼此的联系

不久前,朱少良在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工作后,突然想起已经两个多月未与陈奶奶联系了。于是,他马上拿出手机拨通电话。电话那头传来陈奶奶熟悉的声音:“我已经躺在床上一个月了,是腰椎间盘突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闻言后,朱少良安慰她,“不要着急,我马上过来。”

随后,朱少良将陈奶奶接至荆州一医,并找到康复科主任万勇为其诊断。经过万勇主任的悉心治疗,仅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陈奶奶就从“躺着来”变成了“走回去”。无独有偶,前段时间陈奶奶右足骨折也是在万勇主任的帮助下康复,她感觉:“生活自理能力比之前更强了!”

如今,陈奶奶每次患病,都指名要求涂强主任、万勇主任、朱少良医生等几位“老熟人”为她诊治。她说,生病时,有了他们,不仅身体上能得到有效治疗,心理上也能得到充分慰藉。无怪乎陈奶奶如此感叹:“年纪越来越大,反而比以前活得更有精神,我要一直活到90岁!”

这封感谢信的故事,是医患互动的一次真情演绎,更是荆州一医广大党员干部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忠诚敬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个缩影,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荆州一医始终牢记救死扶伤的宗旨,践行“仁心仁术、博学博爱”价值观,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间大爱的真谛!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打印   关闭 
十大网赌靠谱平台 十大彩票平台 网络赌博网址大全 太阳城集团官网导航 365BET官方网站 锡林郭勒盟生态环境局 丹东市科技局 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 张家界市科技局 巴彦淖尔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