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简报第81:期荆门市:查短板 补短板 改短板
全省卫生计生重点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以来,荆门市卫生计生委针对查找出的“12大类30小项”问题,逐项分析,逐项整改,逐项销号,确保问题不解决不松手,整治不到位不罢休。
投入到位“大手笔”。为补齐基层卫生网底建设短板,各地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有效推进“五化”村卫生室建设,其中京山县投入687万元、钟祥市投入600万元、沙洋县投入400万元、东宝区投入60万元,有力推动了“五化”村卫生室达标创建全覆盖。为奖励工作落实有力的地区,荆门市卫生计生委还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创建达标的村卫生室予以资金补助,今年年底前,将对复核通过的村卫生室按每室1万元的标准予以奖励。此外,市、县两级财政还加大资金投入,全面落实城镇非从业居民独生子父母计生奖励和计生特殊困难家庭扶助政策。按照失独家庭每人每月500元、伤残家庭每人每月400元的新标准,市、县两级财政已将需承担的257.23万元资金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其中市级承担资金已足额拨付到两区;全市721.5万元的计生特殊困难对象一次性抚慰金,均全部发放到个人账户。
跟踪督查“挖病根”。针对12大类重点问题清单,市卫生计生委将责任单位划分为四个片区,实行“七个一”管理,即明确一名领导包片区督办,罗列一份清单有针对性地推进,每月开展一次实地督导,每月编发一期督办通报,每月进行一次自查,每月实施一次考评,每项重点问题对应一套落实方案。9月份开始,派出4个督查组,对《荆门市2016年卫生计生“补短板、抓落实”重点工作问题清单》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督办检查,重点查找各地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主动邀请市政府督察室对全市“五化”村卫生室建设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对有较大资金困难且尚无动工计划、前期初步达标但基础设施需要重新改扩建的村卫生室,采取现场办公的方式,提出解决方案,并协调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加强项目资金及工程质量监管,确保民生工程做实做优。
对症下药“开良方”。针对“两控四改”中的短板,在京山县、沙洋县、钟祥市全面开展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并快速推进DRGs综合评价试点,目前5家试点单位已完成信息平台对接、数据上报和统计分析结果运用。针对计划生育家庭服务中的短板,在钟祥市启动基本生育服务免费试点,围绕孕前、孕期、分娩到儿童保健全过程,为政策内的单胎产妇及新生儿提供免费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同时对特别扶助金、一次性抚慰金、养老保险补贴、医保优惠政策、再生育补助、就医“绿色通道”等政策落实情况实行月统计、月通报制度,确保奖励资金和扶助政策真正落地。针对智慧计生建设中的短板,明确要求相关医疗机构每年信息化和智慧医疗建设资金投入不低于医院总收入的1—3%,并以精准化、精细化服务为导向,打造“互联网+”计生服务模式,实行婚、孕、产、育、保一条龙服务。针对健康管理工作中的短板,专门制定了《荆门市健康管理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将县域医疗联合体改组升级为健康管理联合体,通过医保总额预付为保障,以签约式服务、全程管理为手段,以重大疾病及高危人群为重点,开展健康管理服务,10月底前将全面启动健康管理联合体各项工作。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