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简报第88期:加强综合监督制度建设 做好医疗服务的全行业、全过程监管
省卫生计生委党组围绕党中央、省委统一部署,提出要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卫生计生突出问题,重点要按照“一体两翼”思路突出抓好“两控四改”工作。新形势下,全省卫生计生综合监督系统要在新一轮医改中发挥更大作用,就要围绕委党组的要求,树立问题导向,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卫生计生突出问题过程中找准定位,加强综合监管制度建设,重点要做好医疗服务的全行业、全过程监管。
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监管法律法规体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医疗行业得到快速发展,而医疗卫生监管有关法律法规许多条款与目前形势不相适应、明显滞后,亟需地方法规对其相关补充和调整。从三个方面完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一是填补空白,对医疗全行业管理中发现的新问题寻求解决办法;二是清晰界定,对现有法律法规中的内容进一步明确解释或补充,便于监管时执行操作。三是废止一批不适应现实或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的法规、规章等。
建立权责明晰的执法机制。根据新时期加强综合监管工作要求,对卫生计生监督工作职责、工作内涵、权限范围重新定位和界定,完善执法运行机制,增强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以适应医疗卫生执法工作重心为前提,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建立权责明晰的执法机制。
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坚持应减必减、能放就放的原则,进一步取消和调整审批事项,确保下放给市场、社会的权力真正放到位。对上级下放的审批事项,要认真做好承接落实工作,对中央、省明令取消的审批事项,要不折不扣地下放。
加强基层监督力量,推动执法重心下移。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推动执法重心下移。进一步加强基层力量,针对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资源整合中面临的“人少事多矛盾突出、人员身份性质复杂、职责条块分割”等突出短板问题,着力补齐短板。落实卫生计生监督机构的行政执法机构身份,提高卫生计生监督机构保障级别。根据辖区人口、工作量、服务范围和经济水平等因素测算,按照人员编制与工作相适应的原则,以及执法力量向基层和一线倾斜原则,重新核定人员编制,保证职责履行。
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综合监管运行体系。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按照综合监管要求,赋予卫生计生监督机构相对集中处罚权,避免职责交叉弊病,解决联合执法行为主体缺失、程序失范、责任不明的障碍,集中执法力量,提高行政执法效能。改善监督执法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坚持“放管统一”、“宽进严管”的管理理念,完善监管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避免监管缺位,防止“一放就乱”。对医疗卫生行业存在的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过度医疗、服务质量差、医疗事故、违法执业等共性问题进行综合治理。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制定权责清单、执法依据、处罚标准、运行流程,对执法环节、程序和时限作出具体规定。完善执法程序,建立健全执法全过程记录和行政执法裁量权基准制度。规范和完善监管执法协作配合机制,完善建立重大信息通报机制、案件协查机制和办案联动机制等,与委机关、与其他监管单位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提高执法队伍医疗行业监管专业素质。加强监督执法人员的法制理论和业务技能培训,针对不同层级、不同类别的执法队伍和执法岗位制订培训计划,重点加强医疗行业监管内容培训,以培训强化学习,以执法强化实践,以履职强化责任,以制度规范行为,促进医疗行业执法队伍建设,通过培训提高使各级执法人员素质,由一专向多能转变,更好地适应综合执法的要求。
建立激励机制,实行监督员职位分级管理制度。严格实行行
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建立卫生计生监督员激励机制,积极探索卫生计生监督员职位分级管理制度。(省卫生计生委综合监督局白亦兵)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