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枣阳市 政府投入补短板 能力提升强基层
近年来,枣阳市重视基层卫生发展,强化政府主导责任,将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工作纳入政府年度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财政保障长效机制,大力筹措资金加大建设投入,强力推进卫生体系建设,基层卫生机构面貌焕然一新,医疗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服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基层首诊率达到63%,县域就诊率达到93%以上,群众就医满意度达到95%。
一、强化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就医环境
一是规范化建设乡镇卫生院。先后迁址新建了新市镇、兴隆镇、七方镇、熊集镇等6家卫生院,改扩建了杨当镇、吴店镇等20家卫生院,所有乡镇卫生院实现了提档升级。二是全面加强村卫生室建设。按照“市建、院管、村用”原则,近5年来,累计投入4000多万元资金用于村卫生室建设,实现了所有498个村卫生室建设“五化”达标。
二、实施村卫生室财政定额补助,稳定村医队伍
从2017年7月1日开始,对在岗乡村医生给予每人每年1500元的养老保险缴费补贴;对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男满60岁(女满55岁)到龄离岗年老乡村医生,按每满1年加发10元标准兑现工作年限补贴,每年补助金额200余万元。从2020年1月起,对服务人口较少于1500人、地理位置偏远的320个村卫生室每月给予600-1500元的定额补助,补助资金365万元由市财政负担。补助分5个档次:服务人口600人以下,每月补助1500元;服务人口601-800人,每月补助1200元;服务人口801-1000人,每月补助1000元;服务人口1001-1200人,每月补助800元;服务人口1201-1500人,每月补助600元。
三、更新换代医疗设备,提高服务能力
近年来,逐步加大基层卫生机构的软硬件建设力度,不断更新换代数字化医疗装备,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全市更新配置万元以上医疗设备600余台(套)。目前,26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配备了DR、彩超、全自动生化仪和心电图等设备,7家基层卫生机构配备了CT。下一步还将根据湖北省《关于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意见》相关要求,配备移动医疗服务车,发热门诊配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R等相关设备,498个村卫生室、2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配置智能健康服务包,总投资约4500万元。
责任编辑:冯学俊
稿件来源:襄阳市卫健委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