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容”警告:你的「牙龈线」正在后移
现在大多人都在忧心自己后移的发际线,却忽略了身体还有一条正在后移的“线”——牙龈线。
“牙龈线后移”,即牙龈萎缩。牙龈萎缩不可小觑,如不重视,严重者会出现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牙龈萎缩的4种情况
健康牙龈呈粉红色,质地柔韧,表面有橘皮样的小凹陷。
一旦出现牙龈萎缩,表现为:牙龈红肿,刷牙出血;牙齿变长,牙缝变大;牙根开始暴露;遇到冷热酸甜,牙齿敏感;牙齿松动。
牙龈萎缩一般分为以下4种:
1. 老年性牙龈萎缩
随年龄增长,老人出现大部分或全口牙齿牙龈萎缩和牙槽骨吸收。
2. 炎症性牙龈萎缩
这一类在临床最常见,一般由牙周炎导致,牙周组织遭到破坏,逐渐萎缩。
3. 机械性牙龈萎缩
牙刷不符合标准、刷牙方法不正确、牙齿修复体不适合等,造成机械摩擦或压迫牙龈,导致牙龈萎缩。此类牙龈萎缩多发生于一组牙或个别牙。
4. 废用性牙龈萎缩
一般由于无对颌牙或偏侧咀嚼,导致牙齿没了咀嚼功能,牙周组织缺乏功能性刺激,处于长期废弃状态,于是渐渐出现牙龈萎缩。
牙龈萎缩时常伴随牙槽骨吸收,二者都是不可逆的。对于中重度牙龈萎缩并伴随严重牙周炎的情况,要想完全恢复,难度极大。如能早期发现和治疗,就有挽救的余地。
4招保护好你的牙齿
为了防范牙龈萎缩,大家应做到以下几点。
1. 饭后漱口,早晚刷牙时选用小头、软毛牙刷,正确刷牙。晚上刷牙后,使用牙线或冲牙器清理牙缝里的食物残渣及细菌,达到360度清洁。
2. 每6至12个月洗一次牙,是预防牙龈炎症的有效措施。已有牙周病症状的患者,更应及时接受系统的牙周治疗。
3. 选择优质的口腔修复体,不好的假牙不仅不易清洁,还易滋生细菌、产生刺激,使牙龈萎缩。
4. 如察觉自己牙龈红肿、刷牙出血、牙齿松动、咀嚼无力,应及时就医,对症处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牙齿过早脱落。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