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与标准】手把手教你冷链食品如何安心吃
连续多日,全国已在山东、湖北、福建、甘肃、河南、陕西等地相继通报在冷链环境中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产地覆盖阿根廷、沙特阿拉伯等国家,有关冷链产品的安全问题再度引发广泛关注。
全国范围内最近为何频频出现冷链食品检测呈阳性事件?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分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境外全球新冠疫情变得更加严峻,单日全球报告病例数超过了50万例,这使得新冠病毒污染机会增大;二是随着北半球冬季到来,温度降低,低温更适合于病毒生存,使得病毒存活时间更长;三是各地加强了对冷链产品的检测监测工作,使得被污染的物品能及时被发现出来。
针对多地冷链产品检测出阳性,有网友提出,吃货们管住自己的嘴,不吃进口的食品,就可以切断冷链的传播风险。对此,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玉鸣回应:中国需要大量的进口产品弥补国内供应的不足,因此绝不能把进口产品全部拒之门外--这已经是共识、常识。
武汉市严格执行证明查验制度,要求对2020年6月下旬以后进口的海鲜产品、冷冻冷藏肉品必须查验“两证明一报告”(海关通关证明、检疫证明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报告)。经武汉入关入城的冷冻冷藏冷链食品采样全覆盖、样本全检测、包装全消杀、商品全追溯。实施《武汉市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防控导则》,按高风险标准对冷链食品实行专区、专库、专人“红区”管控。因此,武汉市正规场所出售的进口冷链食品安全性还是非常有保障的。针对进口冷冻食品,广大消费者无须过度担心,但需注意食品卫生、做好日常防范。
1、选购:要去正规超市或市场选购冷链食品,要关注食品产地、来源、进口食品检疫等相关信息,不要采购没有明确来源信息的冷链食品。选购冷链食品时应正确佩戴口罩,避免徒手接触食品表面,建议使用一次性手套挑选冷冻冰鲜食品。购物后及时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双手。
2、清洗加工:厨房要保持通风,建议对厨房的台面和其他物体表面经常清洁并擦拭消毒、餐炊具要经常高温消毒处理。要做到生熟分开,处理冷冻冰鲜食品所用的容器、刀具和砧板等器具应单独放置。要及时清洗、消毒,避免与处理直接入口食物的器具混用,避免交叉污染。
3、烹调食用:烹调食用冷冻冰鲜食品时应烧熟煮透,尽量避免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盐腌后直接食用海鲜食品。家庭成员或多人共同就餐时,使用公筷、公勺,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4、储存:对于不能去除的原外包装,建议用84消毒剂与水1:99稀释后或乙醇含量为70%-80%酒精,擦拭物体表面2遍,84消毒液作用15分钟,酒精作用5分钟以上。使用酒精时注意安全。研究证实新冠病毒在-20℃的条件下仍可存活,建议每周对冰箱进行一次清理消毒。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