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开建基层心血管疾病防治单元 筑起 健康管理“第一防线”
11月5日,武汉市洪山区开建基层心血管疾病防治暨胸痛救治单元,并启动基层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筛查,将心血管疾病防治关口前移至社区,筑起心血管慢病防治和急症救治的“第一防线”。
据悉,这是落实省政府部署的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323”攻坚行动的举措之一。今年年底前,全省基层心血管疾病防治暨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将全面启动,到2023年该防治和救治单元将全省覆盖。
“以往心血管疾病患者一发病就送往医院,医院负责救治。有了基层救治单元,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则要通过公卫体检,筛查出高危人群,加强科普教育,防止病发,防止轻症变重症。”洪山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正以和平街为试点,将65周岁以上人群体检结果上传给梨园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由该中心专家筛查出高危人群,并给出防治建议。
“心血管疾病发病趋势严峻,防大于治迫在眉睫。”省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心办公室主任、湖北胸痛中心联盟主席黄恺教授介绍,我省高血压患者约为1000至1100万人,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人群前期超过700万,他们是冠心病急性心梗、房颤、慢性心衰等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超过一半的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
黄恺以高血压或糖尿病导致的急性心梗为例介绍,2009年到2019年10年间,我国治疗心梗的PCI介入手术从22万台增至102万台;再过10年,2030年,我国急性心梗病人预计达到2260万人。“即使不考虑医疗服务能力,到2030年我国介入手术量增加5倍达到500万台,也救不了所有人。”
急性心梗患者最典型的症状之一就是胸痛。据中国胸痛中心统计,目前胸痛患者从发病到手术救治过程中,80%的时间耽误在院前。黄恺分析,一是因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对胸痛的严重性认识不足;二是在社区里,医生基本都是全科大夫,不是专门的心血管医生,对胸痛的认识和知识储备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这都耽误了救治时间。
“基层确诊和抢救不难,做个心电图、查个心肌酶,一下就看出来了,溶栓治疗后马上转送上级医院做冠脉造影与PCI介入手术,生命就得到挽救。”黄恺说。
今年底,我省将在全省所有基层卫生机构开建心血管疾病防治暨胸痛救治单元,借助信息系统,基层机构和医生将在省胸痛中心联盟专家指导下,掌握筛查操作流程、救治技术标准和转诊流程等。所有救治单元都需经过省级认证,以确保基层医疗机构享有和大医院的同质医疗。
“我们要在基层把高危人群筛出来,还要把他们管理起来,控制他们的血压、血脂、血糖等相关指标,就可以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病率,避免10年以后我省居民的健康情况恶化,实现2030健康湖北的目标。”黄恺说。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