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校后的防护攻略
“叮……”熟悉的上课铃声再度在一些校园响起。5月6日,全省普通高中毕业年级(含中职学校和技工学校的毕业年级)学生返校复课。对于他们而言,该如何防护?
不需使用N95口罩
目前,市面上的口罩型号比较多,一次性外科口罩就足以满足日常所需,不建议佩戴N95口罩。主要因为N95口罩的滤除能力太强,会导致学生佩戴时憋气,他们甚至会不由自主地把口罩扯掉,反而失去了防护效果。家长可以在孩子书包里多准备几个一次性外科口罩,每4小时更换一个新口罩。
正确佩戴口罩的步骤是:戴口罩前清洗双手;深色或者有花纹的一面朝外,白色的一面贴着鼻子、嘴巴;将两侧的橡皮筋挂在耳朵上,注意白色的金属条朝上;一手固定住口罩的金属条,另一只手向下拉口罩,让口罩将整个下巴都包裹住;双手将鼻梁两侧的金属条按平,尽量在鼻梁和口罩之间不留缝隙。
往返宜作“独行侠”
如果家里离学校不远,往返尽量不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最好步行。如果必须乘坐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需要全程佩戴好口罩,并且双手尽量不要触碰公共物品和自己的脸部。同时,随身携带一小瓶免洗手消毒液,随时进行手部消毒,到校、回家后按照“七步洗手法”清洗双手。
协和医院专家建议,学校最好按照年级安排学生错峰入校,进校门时,学生之间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老师给入校学生测量体温时应注意,遇到体温偏高时,如37.5摄氏度,也不要贸然判断就是发烧,因为刚吃完饭或者运动后,体温都会有所升高,建议让孩子在旁边休息3至5分钟后再测量,并详细询问有无咳嗽、头痛、呕吐、腹泻等症状。接送孩子时,家长要避免扎堆、聚集。
在校防范多留意细节
在教室里,孩子要全程佩戴口罩,窗户保持通风,擦拭口鼻的纸巾下课后丢入有盖的垃圾桶内;在户外、运动场,如人和人之间间隔较大,可以不戴口罩。学生之间不要打闹、聚集。
不少家长向协和医院、协和东西湖医院等咨询:“孩子们在学校就餐时该如何防护?”协和医院专家建议,老师最好安排学生错时就餐,每个学生之间保证一个空座位的间隔。学生餐前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洗手,直到开始就餐前的最后一刻才摘下口罩。吃饭时,不要相互交谈。进餐结束后,更换一个新的口罩佩戴,旧口罩丢弃到专门的口罩垃圾桶内。如果是寄宿学校,学生住宿的时候不要串门、聚集,进出宿舍测量体温,寝室内也要经常开窗通风。
如果学生在学校出现发烧、咳嗽、咽痛、头痛、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向校医反馈并单独隔离起来,同时通知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就诊,视病情情况做进一步处理。(全媒记者 胡蔓 通讯员 聂文闻 林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