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银针 中阿友情的纽带
针灸是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针灸的应用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针灸治疗在医学上的运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里程碑,针灸是中国的瑰宝,是古代勤劳的中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战胜疾病而逐步摸索形成的,可以说是继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后,第五大发明。
记得我孩提时,在那缺医少药的年代,遇上感冒发热,从没有上过医院,偶有不适家人总是自行单方草药诊治,我至今记忆犹新的,在我七八岁的时候,经常牙痛,晚上痛得整夜不能睡觉,有天晚上又出现牙痛,奶奶自己用手把我的小手握在手上,然后用她大拇指压住我的手虎口的位置,瞬间突然感觉疼痛消失了,当时百思不得其解。等我自己当了一名中医医生,才明白当初奶奶为我按压虎口牙痛减轻的原因了,就是按压的针灸的穴位,这个穴位叫“合谷穴”,“合谷穴”是治疗头面部疾病的重要穴位,通过这一个故事,我想让大家知道了解针灸对许多慢性疾病有着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
今年我被省卫健委选派作为针灸医生参加中国援非医疗任务,有幸在异国他乡传播中医技术和中医文化,让小小的银针走出国门,彰显针灸的神奇力量。我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中国针灸,服务于非洲人民,对于我来说是对我工作上的鼓励与考验,担心的是如何让针灸疗效得到非洲人民的肯定。我告诫自己,一定不能让非洲人民失望,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经常回想平常工作中碰到的疑难病症,翻阅专业书籍,上网查看针灸研究的新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技能。我的老家湖北英山有句俗话“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在我心里一直牢记出来前奶奶的教诲。我认为,既然祖国和人民挑选了我,有就有责任与义务把援非的工作做到位,让全心全意服务于非洲人民的宗旨落到实处,对于我来说,援非就是要把中医针灸很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真正能帮助非洲人民解除病痛,让针灸在非洲人民的心目中扎下根,开出花。能达到这个目的,就说明我完成了援外医疗工作。
今天上班的这一幕,让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回到房间,夜深人静的时候,把今天的点点滴滴都记录下来,终是我人生一不可多得的经历。早上吃完早餐,我就早早来到上班的地方,准备开始忙碌的一天。一到走廊,远远就看到有十几个阿国病人在等待着,见我来了,病人都主动围了过来向我问好,我打开门诊的门,穿上工作服,准备好今天上班所需要的物品,转过头来,病人都已趴在病床上面。此时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室外的温度已达到40度,阿国的门诊又没有空调的,连一个电扇都没有的,但是此时的我心下默默地说要认真对待每一个患者,千万不能马虎。
处理好第一批病人后,还没来得及休息片刻,外面传来一阵叽叽喳喳的声音,原来是昨天来治疗的阿国大叔,一见面就主动和我打招呼,握手行贴面礼,不停的向我表述着他的病情,因为阿国病人有许多说的是当地的土话,我们根本听不懂的,通过在一旁的阿国护士翻译才知道,大叔是因为一侧大腿疼痛有近三月之久,在首都最大的医院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阿国多家医院治疗均无明显效果,昨天他听他的朋友说中国的医生能不用任何药物,只用一根小铁丝(针灸针)就能治疗疾病,效果很是明显,所以昨天他也想来试试的,经过昨天治疗一次后,感觉好多了,非常高兴,今天特意把有同样疾病的朋友带来了,一定试试中国的针灸,听到这里,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感觉到我付出的努力并没有白费,自己所学的知识为非洲老百姓服务,得到非洲人民的肯定,大叔的表扬话语就是对我最大的奖赏……
一上午病人一个接一个,有男有女;有黄皮肤;也有黑皮肤的;有只露两只眼睛的;有裹着头巾的;但在我的心里他们都是病人,都是我们的好朋友。突然我发现有一个女患者面色苍白,手不自主的轻微抖动,额头上出现冷汗,当时心中一紧,凭着多年来的行医经验意识到病人出现了晕针,立即拔下银针,监测血压心率,常规按压“人中”穴位,此时门诊外不了解情况的病人,再次围了过来,因为语言障碍,立即呼叫阿国的护士,阿护士到场后确定为晕针,当场就对着晕针病人右耳根部一巴掌,瞬间病人清醒,病人神志清楚,能正确回答护士提出的问题,后再次监测血压心率正常。后来经讨教,方得知这种独特的抢救方法叫“扇耳光促醒法”说实话这种方式让我当时也蒙了,真真我是第一次见识到,看似粗暴的做法,但是非常有效,可见阿国的医疗操作常规和国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们不得不感叹,阿国人们智慧,许多医学知识方面与中国有异同点,但是在今天看来阿国传统医学还是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事后想起今天突然出现这一幕,时时惊愕,这要是在国内如果出现病人意外,有可能会出现各种纠纷,但是在阿国如果病人出现意外,善良的阿国人民却认为这是真主的意思,在阿国就没有医疗纠纷这一说法,这大约也是为什么有许多援外医生多次援外的原因吧……但是无论如何,作为我们中国医生,看到国内身边或各种媒体上报道的医疗伤害,永远是我们心中的痛……
自从踏上非洲的土地后,到今天已半年有余,通过半年来的所见所闻,对阿国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多少的了解,在国人的眼中非洲贫穷、炎热、野蛮、落后,作为我自己来说,在没来非洲之前,同样也是这样的认为,但是今天我必需要改变对非洲的看法,百闻不如一见啊,虽然非洲的经济发展离中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是非洲人民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对世界万物一种和平相处的原则,应该是值得我们所有中国人学习与借鉴的……
来到非洲我观察发现,中国针灸为什么能在非洲得到认
可与肯定,与祖国和人民对援非工作大力支持分不开,与中国援非医生这种前仆后继的精神分不开,与中国针灸五千年灿烂文化分不开,相信在中国几代人锲而不舍的援非精神的指引下,我们援外工作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相信中国针灸一定能在非洲的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第26批援阿医疗队赛地夫分队 饶从柏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