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麻城市综合施策补短板 基层改革显初效
近年来,麻城市认真贯彻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新形势下的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基层卫生机构健康“守门人”作用。通过完善运行机制,激发内部活力,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实现“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目标,积极推进基层卫生综合改革,着力解决全市人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坚定不移推动医改落地见效、惠及群众,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硬件建设提档升级,就医环境得到改善
近年来,麻城市加大基础建设投入,累计投入4697万元对政府办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业务用房改、扩建,形成“三部两区” (门诊部、住院部、公卫部,生活区、工作区)合理布局;累计投入4097万元对全市536个村卫生室进行“五化”标准改造,改善了百姓就医环境,提升了居民获得感。
(二)人才队伍建设多措并举,基层软实力得到提升
一是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实施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乡镇卫生院院长兼任村卫生室法人。2018年,在岗乡村医生统一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市财政按1200元/人/年的标准给予补助;为到龄离岗乡村医生给予600元/人/月的生活补助。二是明确政府办基层卫生机构实行公益一类保障和二类管理,由市财政保障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三是拓宽基层医务人员职业发展空间,增加基层卫生机构中、高级职称岗位比例,推广“基卫高”职称评审。目前乡镇卫生院副高职称57人,“基卫高”占到34人,创造了拴心留人的环境,将优秀人才留在基层。
(三)医共体建设稳步推进,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组织专班专题学习借鉴枝江、黄州等地先进经验,结合实际,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一是建立了市、镇(乡)、村一体化管理的市域紧密型医共体。二是建设医共体远程医疗协同指挥中心,推进全市医共体区域医技协同平台项目建设,一期投入资金1500万余元,已进入运行阶段。三是落实帮扶措施。全市四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帮扶5家基层卫生机构对接工作全部到位,派驻医药护技骨干25人,落实帮扶资金50万元,捐赠各类医疗设备100余台(套)。
(四)医保激励得落实,结余留用促发展
医保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对市内各定点医疗机构实行住院总额控制管理,对医保基金总控有结余的6家单位,结转到下一年度总控指标中进行奖励;对16家基层单位在基金使用达到85%以上未超门诊总额总控的,按30%奖励89万元。落实了“结余留用”,保障了基层卫生机构良性发展。
责任编辑:冯学俊
稿件来源:黄冈市卫健委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