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金沙娱乐城官网

长者专区 无障碍 政务新媒体 网站支持IPV6 繁体|登录|注册

走在健康扶贫的路上

2019-12-09 16:48 《健康湖北》杂志

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任务、新要求。

贯彻落实好健康扶贫政策,让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困难群众享受到政策红利,是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干部职工应尽的责任,凡涉及的健康扶贫政策都要一项一项地对标,一项一项地落实,让健康扶贫普惠政策一眼见底,让困难群众应享尽享。自2016年以来,全省各地也涌现了很多感人至深的健康扶贫小故事,本刊节选了几个走在健康扶贫路上的小片段,他们,或是创新举措,或是精准帮扶,或是用情走心……都是健康扶贫路上一抹绚丽的色彩,为实现我省健康扶贫攻坚目标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对口帮扶:健康扶贫荆楚行

“谢谢同济医院邓豫教授和武汉市第四医院肿瘤科费雁主任医师,否则,我的妈妈可能就不在了!”7月28日,红安县的方女士陪同母亲在县人民医院复查时激动地说。

4个月前,得知67岁的母亲徐婆婆罹患肺部肿瘤,方女士急得整晚睡不着。“家里本就贫困,大病来了怎么负担得起。”她急忙辞去广东的工作,带着几年打工的积蓄赶回老家。正当母女俩四处求医时,听说“健康扶贫荆楚行”省级医疗专家队要来县城,她们找到了县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张定国。张定国将老人的病情与医疗队的邓豫教授及费雁主任医师提前进行了沟通。

“国家针对肺癌的靶向药物,已经大幅降价、进入医保报销,患者基因检测证明对该药物敏感,有希望!”“对,我们共同来帮帮她!”3人一直在电话里、微信中深入交流,确定治疗方案。

今年4月10日,邓豫、费雁随省第一医疗队来到红安开展义诊。第一次碰面,三人一见如故。听说徐婆婆吃了靶向药,肿瘤缩小了不少后,又开始商量下一步治疗措施。“要注意婆婆对靶向药的耐药性”“瘤体缩小到可手术范围,争取尽早手术”……3人开始默契地在病床边“会诊”。

费雁安慰焦急的方女士说:“我们和张主任一起负责老人家的治疗,你们不用大老远去武汉求诊,节省路费、治疗费,治疗效果也不会打折扣,请放心!”

几天后,邓豫为徐婆婆成功完成了右上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手术。通过各项政策减免,老人治疗仅花费几千元。目前,徐婆婆恢复良好。

雪中送炭的故事也发生在其他贫困县。5月19日,56岁的通山农妇吴旺花,在县人民医院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当地无条件手术,需外出就医,家庭贫困的吴旺花一筹莫展。此时,“健康扶贫荆楚行”第五医疗队来到通山,在向当地医生详细了解病情后,医疗队牵头单位武汉市中心医院甲乳外科专家张家铭在县医院为吴旺花实施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在竹溪,医疗队通过远程会诊,确定贫困患者诊疗方案;在郧阳,无影灯下,医疗队成员们一刻不歇,让贫困患者实现“手术不出县”……

一个个以往只能转往上级医院治疗的贫困患者,如今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大病专项救治,这些动人的故事都源于我省今年启动了“健康扶贫荆楚行”活动。今年3月起,澳门金沙娱乐城官网组织9家大型三甲医院牵头,联合省内28家三级医院,遴选优秀医疗专家,成立9支省级医疗队,划片包干,到我省37个贫困县开展为期两年的“健康扶贫荆楚行”活动,重点开展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等20种大病的疑难重症患者巡回救治、义诊、健康知识普及和帮扶县级医院工作。

澳门金沙娱乐城官网有关负责人介绍,在4个多月时间里,9支省级医疗队共派出专家1000余人次到37个贫困县开展巡回医疗,就近解决了贫困县疑难重症大病患者的救治问题。同时,各医疗队也和贫困县定点医疗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帮扶关系,提高贫困县定点医疗机构的技术和服务水平,提高了县域内就诊率,节约了医保资金和扶贫资金。

精准兜底:贫困户治病不再难

张建华家在村里原本条件并不差。2010年,张建华的小儿子一出生就被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她和丈夫谭明建花光积蓄,又找亲戚借债,给孩子动了手术,才保住性命。孩子出院后,年幼体弱,夫妻俩不敢外出务工,还要承担孩子的看病费用,生活逐渐陷入贫困。

2015年,张建华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夫妻俩商量,孩子渐渐长大,身体恢复较好,家庭负担开始减轻,谭明建可外出务工,张建华在家养猪种菜,就能尽快脱贫。

不料,天有不测风云。2018年7月,操劳过度的张建华被确诊患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得知消息,谭明建彻底懵了,他从未想过平时连药都很少吃的妻子居然会突然患病。

治还是不治?会不会像之前一样,为了治病,再次倾家荡产?夫妻俩顿感无望。

了解到张建华家的贫困状况,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吴忠魁主动找到谭明建说:“国家现在有健康扶贫政策,看病费用可以报销。你家是低保户,还有民政救助。你们先好好治疗!”正为给妻子治病犯愁的谭明建,心里重新燃起了希望。

原来,利川市从2018年开始构建起“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兜底保障资金”四位一体健康扶贫保障制度。制度伊始,贫困户身上就如同戴上四重“护身符”。

2018年8月,经利川市人民医院转诊,张建华在恩施州中心医院开始第一次治疗。随后半年里,她在恩施州中心医院和利川市人民医院先后住院两次,病情总算得到控制。3次住院费用,累计花费3万余元。多项政策叠加,出院时,张建华最终报销超过2万元。

谭明建很感谢遇到了好政策:“她的病控制住了,我在外面工作才安心啦。”“有时在关键时刻被拉这么一把,一个贫困家庭的命运可能就此逆转。”利川市扶贫办主任杨镇全感慨说。

互通互联:为了百姓发自内心的“要得”

“刘大娘,有空儿请到麻城市人民医院来找我,我在门诊楼的六楼,到时候安排给您做个全面检查。”“要得!要得!”听到麻城市人民医院社会发展部主任徐诚饱含关切的叮嘱,刘足香紧紧握着徐主任的手激动地说。

山路盘旋,九曲九弯。2018年10月27日上午10点许,经过2个小时的乘车和行走,徐诚又一次来到了位于麻城市三河口镇九歇山村的刘足香家。这次,他带来了麻城市人民医院定点扶贫帮扶资金,也带来了来自武汉市第四医院对口支援的5名医务专家及捐赠的米和油。

上次来看刘大娘时发现她身体不太好。所以,这一次徐诚很有心地把来自省城武汉的专家一并请过来了。

据了解,刘足香大娘今年60岁了。六七年前罹患糖尿病,丈夫去世早,儿女成家后在外打工,她常年都是一个人在家。

来自武汉市第四医院副主任医师钟海等专家询问得知,刘大娘平时常常觉得浑身无力、头昏,有时还出现过出冷汗、饿得心慌想吐、四肢发冷的情况。“有可能出现的是低血糖昏迷,很危险。”医生警觉地问刘大娘,想看看她的检查结果。可惜,没有找到系统检查结果。

原来,近段时间刘足香在医院开了点药,在不舒服时候注射了些万苏林针剂,医生建议她做的检查和治疗她一直都没去。没办法,医生只能告诉她一些基本的预防措施。平时要到医院定期复查,在荷包里放块糖,出现头昏、心慌或要出冷汗的时候含在嘴里吃一颗,避免出现“低血糖昏迷”。平时要注意脚底不要受伤破口,避免感染。

怕看病花钱、能扛就扛着,是家庭贫困人群患病时最常见的选择。我们的医务人员,借助国家的好政策,正奋力扭转“病越扛越重,病越重就越穷”的致贫返贫的局面。

“刘大娘,这次你的状况比上次要重一些,请有空一定到医院来看看。国家政策对贫困人口看病优惠力度蛮大,住院报销比例是90%。就是说100块钱的医疗费用,您要出的不超过10块钱。”徐诚再次叮嘱刘大娘。

“要得!要得!” 刘足香紧握着徐主任的手高兴地连连回答。

一站式服务:“一单一据”也关情

10月13日一大早,本应休息在家的孝感市孝南区肖港中心卫生院健康扶贫工作负责人艾雄文出门了,他要抽空去看个老朋友,家住方堰村的贫困户魏丙军。

停好车,喊上村医涂彩霞,艾雄文直奔老魏家。魏家位于村子最后边,80年代的老房子。知道艾雄文要来,老魏特意到路口迎候。远远地望到老魏,艾雄文快步上前,询问他近来可好?血压、饮食、睡眠情况如何?老魏告诉艾雄文:“人上了岁数,老记不住事,有时会忘记吃药,有时又管不住嘴。现在好了,自从去年签约后,有涂医生管着我,身体情况比以前强多了。她怕我又中风,把我管得不晓得有几严。嘿嘿嘿……”宾主双方有说有笑。

艾雄文与老魏相识,仅源于一张普通的门诊发票。那是2月22日下午,卫生院开展“健康扶贫春节暖心服务”巡诊到魏家。在老魏拿出的一叠黄色单据中,艾雄文发现其中一笔费用没有达到规定的慢病报销比例,遂询问其中缘由。原来,那天老魏上卫生院拿药,正巧碰上结算系统出现故障,收费员让老魏改日再来报销。可时间一长,老魏却忘了这事。

空空的堂屋,仅见上方一张油漆斑驳的方桌,和西墙上挂着的一只还算完好的簸箕;簸箕下,靠墙立着一把老式家用杆秤。环顾四周,艾雄文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他当即表示,一定要帮老魏按比例报销。

返回卫生院的路上,有同事不解,说不就是一百多元钱嘛,犯不着去较那个真。

同事的嘀咕,艾雄文没有理会。他知道,百十元钱对于一般家庭来说,真算不上一个多大的事,可对于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老魏,也许是一文抵千金。

经过一次次尝试,魏丙军的账还是进不了卫生院的系统。怎么办?艾雄文急了。这时,有人提醒他上城里医保局碰碰运气。

事情没有艾雄文想象的那么顺利。第一次去医保局,工作人员说首次医疗保障清查时间已过,让他等待数月,下一次大清查和集中办理时再去。艾雄文只得无功而返。

就这样在等待中过了半个多月,艾雄文开始感到就这样等下去也许会让老魏没了信心,让卫生院的形象在群众心目中大打折扣。因为自从负责医疗扶贫工作以来,艾雄文和同事们目睹了太多的艰难困苦。这些像老魏一样深受疾病和贫穷折磨的人们,太需要有人伸出手,拉他们一把。想到这些,艾雄文再也坐不住了。于是,他又跑到医保局,跟工作人员讲述老魏的难处:儿子身体差,孙子要读书;讲他和同事们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亲身经历过的常人无法想象的贫困家庭的难。说着说着,医保局的工作人员被打动了,当即决定为老魏的事破个例,提前办理。

就是这样一张小小的发票,让年逾古稀的魏丙军感激不已。艾雄文告诉他:“只要我们人人都多出一点力,大家都多付出一点,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帮扶脱贫:“老病号”好福气  

黄石市阳新县太子镇世英村农民程冬来,今年60岁,是远近闻名的“老病号”。近年来,在黄石中心医院对口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他的病情逐渐好转,同时经济上也实现脱贫致富。

程冬来本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甲亢等慢性病,老伴文化水平低,劳动能力弱。一直以来,因为身体不好,思想保守,这一家人没有发展的动力。在纳入贫困户之前,家里收入主要来自儿子程正普打零工赚的辛苦钱,生计难以为继。

屋漏偏逢连夜雨,程冬来的孙子程用涛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长期求医问药让程家入不敷出,因病致贫,在2014年就成为远近闻名的贫困户。

2018年,黄石中心医院的扶贫工作队走进了世英村,程冬来一家成为工作队医疗帮扶“一对一”的困难户,医护人员不但送医送药,为程家两个病人治病,而且积极为其谋划脱贫致富之策。当年,在工作队的帮助下,程冬来开始种植杂柑、西瓜、玉米等农产品,儿子在上海也谋到了一份差事,每年有3万余元稳定收入。

当年,包括程冬来在内,世英村有8户贫困家庭碰上了西瓜大丰收却滞销在地里的烦心事。困难时刻,黄石中心医院伸出了援助之手,在不到3天时间里,为这些贫困户包销了近1.5万斤西瓜,让贫困户们获得了3万元收入。后来,程冬来还代表此次接受帮助的8户贫困家庭,给医院送来了感谢信和锦旗。

2019年的夏天,闻听程冬来种植的西瓜又到了成熟时节,黄石中心医院的扶贫工作队再次为其联系销路。这一次,程冬来把1万多斤西瓜送到该院的中心院区和普爱院区,医务人员踊跃认购,两天时间,1万多斤西瓜销售一空。

因为受益于医疗帮扶,程冬来一家成了村子里脱贫致富的典型。他家人均年收入从2014年的2500元,提升到2018年的3万元,一家人终于过上了好日子。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打印   关闭 
bet365体育投注 十大菠菜台子 PG电子游戏 十大网赌平台推荐 太阳城集团 唐山市林业局 六安市科学技术局 果洛藏族自治州科技局 中山市生态环境局网站 辽宁省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